第37章 和解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7章 和解

 

看着平时不大上门的亲戚两口子突然来访,陈旺财心中不免感到有些诧异。

各自在椅子上坐下后,一句题闲话没说,龚向友便开门见山地讲明了来意。

陈旺财是个热心肠的人,在弄明白龚向友的来意后,当即毛遂自荐道:“表姐夫,不是我自吹,我自觉得还能够在咱村的真正当家人,韩姓老族长面前讲得上话,你看这样好不好?你和表姐在家里坐着稍等,我这就到老族长家去一趟,当面向他老人家恳请一下,看看老族长能不能卖我些许薄面,而放弃原来同你村开战的想法,同意你前来讲和的请求。”

“那就谢谢妹夫了,也烦请你代我向老族长问好。”

龚向友对陈旺财的想法表示了同意。

大约一个时辰过后,陈旺财兴致勃勃地返了回来,进屋刚一坐下即对龚向友说道:“表姐夫,所幸不辱使命,经过我再三劝说,老族长终于同意放弃原来的安排,答应取消正月十五那天向你们村宣战,但是他老人家提出来一个条件,希望你们村能够答应,为了避免以后两个村子之间再起争端,而发生像之前那样的大规模争斗,必须要你们村的龚向利族长,明天亲自到咱村来一趟,两个村子的当家人见上一面,由两个族长亲自共同签订一份永不再战的协议。

老族长还说,他真诚希望,你们村以及龚向利族长千万不要辜负了他的善意和期望。如果龚向利族长不愿意或者不好意思首接前去他家的话,那也不打紧,他愿意和龚向利族长一道都到咱家来。

表姐夫,在我看来,这可是个让双方都不丢面子的条件,但不知你们村的龚向利族长能不能接受?”

“有什么不肯接受的,一会,再烦请你去回复一下韩老族长,就说我代表我二哥己经接受了他老人家所提的讲和条件,明天上午,我便陪我二哥还到你家来,争取当场就把这个协议签了。不过,这些事,还都得再要麻烦你们两口子。”讲完,即站起身提出了告辞。

尽管陈旺财两口子再三挽留,但龚向友夫妻还是坚持告辞而去。

高高兴兴回到家,当天下午,龚向友便来见二哥龚向利。

进屋坐下后,龚向友即规劝道:“二哥,今天上午,我特地亲自去了趟韩家湾村,当面同他们村的当家人谈妥了正月十五不再开战的有关事宜,不过,韩家湾村那边提出了一个条件,为了龚、韩两个村子世代友好,永不再战,他们想请你明天务必亲自前去韩家湾村和他们的老族长一起共同签署一份和平协议。

韩家湾村的老族长为了顾及你的颜面,还答应可以不到他的家里去,而是到我所找的中间人,你弟妹的亲戚陈旺财家去会面。

我可是大包大揽地己经都答应下来了,你可不能让你弟弟丢人现眼,以后出门无脸见人哦。”

看着龚向利沉默不接茬,龚向友进一步劝解道:“二哥,在我看来,这么办,总比韩家湾村人打上门来要体面的多,再者说了,你仔细回想回想这争来打去的有什么好,又起到了什么作用?除了解一时之气,落得个两败俱伤外,其他的便一无是处,要是这回真能够同韩家湾村签订下一份世代友好协议的话,那咱哥俩岂不是干了一件功在当今,利在后代的大好事吗?

你就听兄弟一句劝吧,千万不要再执迷不悟了,明天上午,就跟着我一起前去一趟韩家湾村吧。”

通过三弟龚向友的一再开导,并晓以大义,龚向利终于答应第二天前往韩家湾村。

按照韩卫国制定的方案,由韩卫华执笔,共写好两份和平协议,在韩、龚两个村子的族长都签上姓名,并按上手印后,该协议当即正式生效。

为了增加相互了解,促进彼此间的友谊,当天中午,大家又在陈旺财家一起共进了一顿午餐,自此,韩、龚两个村子长期积累的恩怨算是就此一笔勾销。

随着和平协议的真正落实生效,韩、龚两个村庄历史性地结束了村民之间由来己久有组织进行大规模械斗的恶习,从此走上了和平共处,和谐共生的正常生活交往轨道。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元宵节一过,很快就来到了正月二十,这天上午,韩卫国特地把韩卫华找到家中商量道:“西弟,突然之间,我有个想法想跟你合计合计,其实不讲你也知道,咱村原来还有几个孩子在孝义街上的私塾里读书,自从出了陈小娟被绑架这档子事之后,那几个孩子也由于害怕遭到绑架,而辍学在家不去上学了,再加上村里原本就没有读过书的孩子们,我大致估算了一下,光十一、二岁适龄上学的小孩,咱村就有一、两百之多。

孩子们都不读书,将来都是睁眼瞎,如此,既不利于孩子们本人成长,也无利于家庭、社会和国家。

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咱村自己办一所学堂,先生就由咱兄弟俩一人教一个月轮流担任,学生自然便是从那些适龄的孩子们中挑选,为了让有钱和没钱人家的小孩都上得起学,咱俩就不收学费了,但不知你可否愿意?”

“二哥,不瞒你讲,其实,我也早有此想法,但是要想办学堂,除了先生和学生以外,最起码还要有一所像样的房子,不仅如此,书本、纸墨笔砚是不是也应该准备一些?若想把这些问题全部都解决,在我想来,光靠咱俩自己恐怕有些吃力,这个事还必须要麻烦老族长,只有他老人家出面,依靠大伙的力量,方能够得到很好地解决。”

在表示赞成的同时,韩卫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听了兄弟俩打算办学的计划后,老族长高兴地表态道:“这件事是个事关咱村所有人家千秋万代的大好事,其它的都不用你们俩操心,都由我出面去办,你二人只负责选招学生就可以了,我保证五天过后,把你们俩办学所需的一切都打点齐,准备好。”

经过几天紧锣密鼓的精心准备,韩家湾村自办的学堂便正式开学,从此终结了韩家湾村孩子上学要到外村去的历史。


    (http://94xsds.com/book/812508-3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