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六章 腊月二十九,蒸馒头,包饽饽
“没有!”
众人脑袋摇的拨浪鼓似的。
大胡子嘿嘿笑道:“东家四十啷当还是光棍,早该找婆娘了,月英,还是你眼光好啊,要不是你下手快,我都想把我外甥女介绍给东家了!”
“东家,我婆娘家有个侄女,虽然是寡妇,但是带儿子的勒,只要你开金口,我就让她过来!“
“滚犊子,老子干嘛给别人养儿子,我自己不会生吗?”赵正笑骂了一句。
周围人都是一脸坏笑,俨然不相信赵正的话。
可吴月英知道,赵正一定能生儿子。
不过,众人插科打诨,她心里还真不紧张了,被赵正温暖的大手牵着,她也处之泰然!
这一刻,她只有一个目标:给赵叔生儿子!
不过到村口时,她还是收回了自己的手,因为她暂时还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招娣她们。
特别是小娥,要是她知道自己跟赵叔好上了,会咋想自己?
所以她求赵正,先不要告诉小娥她们,让她慢慢向小娥透漏,也好让她们有个接受过程。
赵正觉得麻烦,快刀斩乱麻多好,但架不住吴月英各种央求,也就由她了。
回到家后,招娣和小娥急忙出来迎接,见到赵正两人就邀功般的汇报情况,“公爹,村子里的雪全都铲干净了,连村口的雪都铲了呢!”
“村子里上了七十岁的老人都统计好了,有三十五个,粮食都准备好了。”
“干的不错。”赵正揉了揉两女的脑袋,旋即对铁牛道:“把这些粮食搬进去。”
“乖乖,这么多大米,哪来的呀?”铁牛看着雪橇上白花花的大米,都看傻了。
“钱老爷给的,快搬进去。”赵正说道。
铁牛一看到这些大米,也是羡慕不已,急忙张罗人过来搬运,“二狗,过来搬大米!”
严大力也急忙跑了过去,看着哈喇子都快掉下来的马大柱,他沉声道:“你他娘的可别手脚不干净,要不然把你手给剁了!”
马大柱还真有这个念头,不过听到这话,就想到有这么多人盯着呢,没有下手的机会。
一旦被抓住,怕是又免不了一顿毒打。
他身上的伤还没好利索呢。
“知道了!”马大柱不耐烦的回了句,旋即过去扛麻袋,结果刚上肩,他脚杆一软麻袋就掉在了地上。
“马大柱,你他娘的咋回事?”铁牛火冒三丈,“严大力,你的人连袋米都扛不动吗?”
“马大柱,你是软壳蝲蛄吗,这么点事都办不好!”严大力上去就是一脚揣在了马大柱的屁股上,“废物,还不快把米袋扛起来,弄脏了米,有你好果子吃!”
马大柱也不知道自己咋了,这几天一直没啥力气,嗜睡,以前看到郑春梅,就跟吃了狗篮子似的,眼珠子都冒光。
现在不行了,一点劲都没有,甚至想那事居然有些恶心。
“可能是今天扫雪太累了。”马大柱也是急忙将麻袋抱起来。
严大力黑着脸,“你明天的口粮减半!”
马大柱虽然愤怒,却不敢反驳,谁让他做错事了?
只是在心里对严大力的恨意更深了。
这都是小插曲,赵正也不在意,而是带着三女去给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发过年礼物了。
“麻家婶子,这是我给你的新年礼物,东西不贵重,希望你长命百岁!”
“冯家大娘,这是您的......”
后山窑洞内,拿到新年礼物的老人们,都是感动不已。
“三儿啊,麻癞子有你这样的朋友,是他的福气啊!”麻家婶子红着眼睛拉着赵正的手道:“谢谢你这么照顾我一家子!”
一边说着,一边让自己的孙子孙女给赵正磕头。
其他老头老太也一样,都是不住的感谢,磕头的大有人在。
赵正现在是东家了,他们就没见过东家给包身工,给佃户发过年礼物的。
听都没听过。
赵正几个人都搀不过来了。
最后没办法, 只能任由他们感谢。
站在人群中间,赵正说道:“叔伯婶娘,兄弟姐妹们,马上就是新年了,我赵正没什么大能耐,也不能让你们发财,虽然能让你们吃上一口热乎饭,也能让你们有一个安身的地方,但我还是觉得惭愧啊!”
“三儿啊,你可千万别这么说,要不是你,我们一家子早就冻死了!”
“是啊,东家,你是我们大家伙的恩人,这后山窑洞里,谁不感激你啊!”
“谁敢说你不好,老太婆第一个把他嘴给撕了!”
招娣和小娥站在公爹身后,觉得无比骄傲。
吴月英也同样如此,这一刻她真觉得自己好命,居然能伺候这样一个英雄好汉。
等到众人声音停歇,赵正说道:“今年暂时先这样,等过了年,咱们就着手修建房屋,肯定不能让你们继续挤在窑洞里。”
“家被雪压塌的,我肯定会帮他重建新家,吃不上粮食的,我也不会让他饿死,没有钱的,我也会找个赚钱的生意,只要你们跟着我走,明年一定比今年过得好!”
牛大雷适时喊道:“跟着东家走,一天比一天有!”
众人也齐齐喊道:“跟着东家走,一天比一天有!”
众人连喊了好几声,这一刻他们似乎多了一些东西。
那东西名为:希望!
收买了一波人心哦,赵正又让人把带来的粮食全都煮了,让大家伙吃上了一顿浓粥,而且是管饱的那种。
这下可把众人激动坏了,对赵正的认同更高了。
周家老太也在人群里,看着众星捧月般的赵正,也是眯眯笑。
天渐黑。
气温骤降。
赵正也让人搬了石炭上来。
村子里老一辈的人就坐在棚子里说着以前的故事,老少爷们听得可认真了。
赵正听了一会儿就回去了。
看着屋子里的米,招娣发愁了,“公爹,地窖都满了,这米放外面容易招老鼠的!”
赵正一想也是,旋即道:“那就放厨房那个地窖里去。”
那个地窖是赵正挖出来藏人的,大关山的山匪没了,短时间也用不上了,放米正好。
将五百斤大米放到地窖里,赵正说:“今天是腊月二十九,咱们来蒸馒头,包饽饽(包子),月英,你们几个擀面皮,我弄馅料。”
“那我呢?”
“干娘,您在一旁歇着就成!”
“干爷,那我们呢?”
“你们啊,跟着我学擀面!”招娣笑着说道。
一家子其乐融融,好不融洽。
(http://94xsds.com/book/807739-20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