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燕都风雪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2章 燕都风雪

 

北风呼啸,卷着细碎的雪粒扑打在脸上。云苓裹紧了春桃为她准备的披风,却仍觉得寒意刺骨。

燕国的冬天比魏国更冷,风里带着刀割般的凛冽。马蹄踏过厚厚的积雪,发出沉闷的声响。

“前面就是蓟城了。”苏秦勒马,指着远处巍峨的城墙说道。他的胡须上己经结了一层薄霜,呼出的白气在寒风中迅速消散。

云苓抬眼望去,蓟城的轮廓在风雪中若隐若现。城墙高耸,黑石垒砌,与魏国那些雕梁画栋的城池截然不同。

这里的一切都显得粗犷而冷硬,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肃杀之气。

“燕人尚武,民风彪悍。”苏秦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解释道:“燕人筑城不用砖石,以夯土版筑之法。”苏秦呵着白气解释,马鞭指向城墙外露出地面的陶制排水管,“但暗渠排水之精妙,倒不输中原。”

云苓没有回答,只是轻轻点了点头。她的目光始终平静,仿佛这世间己没有什么能触动她的心绪。

城门口持戟的燕卒披着厚重的貉裘,甲胄上结着冰碴,警惕地打量着入城的行人。

入城后,街道上的行人并不多,偶尔有披甲执戟的士兵列队而过。燕国的百姓大多穿着厚重的皮毛衣物,面容粗犷,眼神警惕。街边的酒肆里传出粗犷的歌声和豪放的笑声,与中原的温雅截然不同。

几个穿着羊皮袄的孩童正在街角堆雪人,看到陌生人经过,立刻躲到拴马桩后面,只露出一双双好奇的眼睛。

路边冒着热气的食肆,陶甑里正蒸着黍米饭,案板上摆着切成薄片的酱渍肉。带着浓重燕地口音的吆喝声在寒风中飘荡:“热汤饼——鹿炙——”

一阵狂风卷着雪沫袭来,云苓下意识抓紧了斗篷的领口。

这件魏国带来的衣物在燕地的朔风前显得如此单薄,寒气像细针般透过布料刺入肌肤。她忽然理解为何街上行人多穿皮毛——前方有个商贾模样的男子,竟在锦袍外罩着整张黑熊皮,走动时熊首还在肩头晃动。

转过几条街巷,眼前的建筑陡然变得规整起来。

苏秦指向远处一片高出地面的台基,轻叹一声:“那是燕王新筑的黄金台,西方士人皆可登台论策,我本想邀请师兄来,只是……”他的声音里带着几分遗憾。

那台基上隐约可见朱漆梁柱,在雪幕中如同燃烧的火焰,与西周灰暗的建筑形成鲜明对比。据说燕昭王筑此台,置千金于其上,延请天下贤士,足见其求才若渴之心。

“芈夫人住在何处?”云苓终于开口问道,她的声音很轻,却异常清晰,像冰面上裂开的一道细纹。

“就在黄金台西侧,和我来。”苏秦抖了抖缰绳,马儿喷着鼻息加快了脚步。

很快便来到一处府邸,灰瓦屋顶上积着厚厚的雪,檐下悬挂的青铜铃铛在风中叮当作响,是一座简朴却威严的宅院。门口站着两名披甲侍卫,目光如鹰隼般锐利。

苏秦上前通报,侍卫很快放行。

“嫂夫人,苏秦就送到这里了。”苏秦转身作揖,眉宇间隐现忧色,“若日后有何需要,可随时遣人来西市苏府寻我。”

云苓敛衽还礼,素白的衣袖在风中轻扬:“这一路多蒙苏先生照拂,云苓感激不尽。”

苏秦欲言又止,最终只是深深一揖:“师兄他......唉,保重。”说罢转身离去,青衫背影很快消失在街道的暮色中。

云苓看着他离开的背影,转身跟在侍卫身后,踏入这座陌生的宅院。院内的布置简单而大气,没有过多的装饰。

刚迈进前院,云苓就闻到一股熟悉的草药香。庭院角落的铜鼎里煮着驱寒的汤药,几名穿着曲裾深衣的侍女正在廊下捣药,石臼与铜杵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转过一道回廊,前方突然传来沉稳的脚步声。

云苓抬头,一道高大的身影出现在廊道的尽头。

那人身着黑色劲装,腰间悬着一柄长剑,面容刚毅如刀削,当他看清云苓的脸时,那双锐利的眼睛骤然睁大,整个人如遭雷击般僵在原地。

———正是白起。

“云……云苓?”白起的声音低沉,却带着难以掩饰的震惊。

云苓微微一怔。

“白将军。”她轻声唤道,语气平静。

白起仍站在原地,目光死死地盯着她,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瘦了许多,原本莹润的脸颊微微凹陷,那双曾经明亮的眼睛如今只剩下冰冷的仇恨和深不见底的悲痛。

“你......怎么会在这里?”白起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却仍带着一丝颤抖。他的手指无意识地着剑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云苓没有回答,只是淡淡地问道:“芈夫人可在?”她的目光越过白起,望向更深处的主屋。

白起愣了一瞬,随即点头:“在。”他的目光仍停留在她脸上,似乎想从中找出什么答案,“你为何来此?”

云苓依旧沉默,只是微微侧身,示意他带路。

白起深吸一口气,终于移开了目光。他转身向前走去,背影显得有些僵硬。云苓默默跟在他身后。

二人的脚步声在寂静的回廊中回荡,谁都没有再开口说话。


    (http://www.94xsds.com/book/801587-9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