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东出安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章 东出安天下

 

一路疾行,很快便到了龙门。

夏日的黄河奔腾咆哮,龙门两岸峭壁如刀削斧劈。云苓跟在张仪身后,沿着新铺就的青铜纹石阶向上攀登。

她抬头望去,旌旗遮天蔽日,秦军锐士的黑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各国使节的华盖如云朵般点缀其间。

“脚步快些。”张仪回头轻唤,眼中带着少有的兴奋,“今日大典,不可迟到。”

“是,大人——”

云苓加快步伐,手中紧抱着张仪参加大典要用的玉圭和文书。

她心跳得厉害,不只是因为攀登的劳累,更因即将见证的历史时刻——秦君嬴驷将在龙门称王,正式开启秦国东出争霸的序幕。

登上平台,景象豁然开朗。临时搭建的高台上,青铜鼎中香烟缭绕,西周站满了秦国重臣和各国使节。

云苓作为侍女本无资格靠近核心区域,但因是张仪贴身之人,得以站在高台边缘的侍从区,将一切尽收眼底。

“张相来了!”有人高呼。

张仪整了整衣冠,大步走向自己的位置。云苓注意到,张仪的席位相当靠前,仅次于几位秦国老世族,足见秦君对他的重视。

高台中央,秦君嬴驷身着玄色冕服,十二旒玉串在额前轻晃。左右两侧各设一座略低的席位,左边坐着一位面容威严的中年男子,头戴九旒冠冕;右边则是位略显富态的诸侯,冠冕上七旒垂落。

“那两位是……?”云苓小声问道。

“魏王和韩王,此次乃是秦国与韩魏结盟互王。”身旁的一个秦国侍女压低声音道。

云苓了然的点了点头。

大典开始,钟鼓齐鸣。嬴驷起身走向高台边缘,面向奔腾的黄河。他声音洪亮如钟:“周室衰微,诸侯纷争。寡人承天命,今日于龙门称王,当东出以安天下!”

“大王万岁!”群臣山呼。

云苓看见韩王起身致意,而魏王却慢了一拍,似乎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

云苓转头,看到张仪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大典进行到一半。当嬴驷接过周天子特使送来的金册时,魏王身后的一个将军突然高声道:“魏王有贺礼献上!”

两名魏国力士抬上一尊青铜巨鼎。鼎身铸着九州山河图,气势磅礴。他朗声道:“此鼎乃禹王九鼎之仿制,魏王愿以此象征天下归心,贺秦王承天命!”

台下哗然。

云苓听到有秦臣低语:“好大的口气!这是在暗示秦国该满足于象征性的尊荣吗?”

张仪不慌不忙出列,抚鼎赞叹:“好鼎!公孙将军,不知鼎足可稳?”

公孙将军?

难道这人便是公孙衍!历史上张仪的头号政敌!坚持合纵之策对抗张仪的连横之策。

只见张仪轻推鼎身,巨鼎竟微微晃动。他笑道:“魏国工匠手艺精湛,只是根基似乎不够稳固。不如秦国的铁器,脚踏实地。”

公孙衍脸色微变,魏王则尴尬地清了清嗓子。嬴驷大笑:“二位爱卿皆有心了。来人,将魏王厚礼置于宗庙,永志邦谊!”

就在这时,云苓注意到不远处,席位上的魏王后向身旁的侍女使了个眼色。那侍女悄悄挪到芈八子身后,不知做了什么手脚。

云苓眯起眼睛,看到芈八子发髻上的玉簪似乎松动了。

“不好……”云苓心中警铃大作。

若芈八子在众目睽睽下发髻散乱,不仅颜面尽失,还可能被指责为对大典不敬。

就在玉簪即将滑落的瞬间,云苓“哎呀”一声,假装被石头绊倒,向前扑去。她精准地伸手,在玉簪落地前将其接住,同时自己的衣袖恰到好处地遮挡了这一动作。

“你这奴婢,大典之上如此失仪!”魏王后厉声呵斥。

云苓伏地叩首:“奴婢该死,一时不慎绊倒,惊扰了大典。”

芈八子转过身来,目光落在云苓手中的玉簪上,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她缓步走来,亲自扶起云苓:“无妨,起来吧。”同时不着痕迹地从云苓手中取回玉簪,重新别入发髻。

“多谢八子宽恕。”云苓低头道,心跳如鼓。

芈八子微微一笑,转向魏王后:“姐姐何必与一个小侍女计较?今日是大王的好日子,莫要因小事坏了兴致。”

魏王后脸色阴沉,却不好再发作,只得冷哼一声转过身去。

云苓退回原位,感觉后背己被冷汗浸湿。她偷偷抬眼,正对上芈八子投来的意味深长的一瞥。

典礼尾声,韩王亲自献上一卷竹简:“此乃韩国冶铁之术,愿与秦国共襄盛举。”这一举动引发更大震动——韩国以铁器闻名,此礼可谓厚重至极。

仪式结束后,群臣依次上前恭贺。张仪与几位重臣交谈甚欢,云苓则安静地站在一旁。忽然,一名宫女走来,低声道:“八子请姑娘过去一叙。”

云苓心头一跳,向张仪请示后,跟随宫女来到一处僻静的亭台。芈八子正在那里赏景,见云苓来了,转身笑道:“今日要多谢你机智相助。”

云苓连忙行礼:“八子言重了,奴婢只是……恰巧跌倒罢了。”

芈八子轻笑:“在我面前就不必掩饰了。若非你眼疾手快,我的玉簪落地,不仅颜面尽失,还可能被指责为对王上不敬。”她走近一步,声音更低,“那玉簪是王上所赐,若当众损毁,后果不堪设想。”

云苓这才明白事情比想象的更严重:“这……”

“心知肚明即可。”芈八子打断她,眼中闪过一丝冷意,随即又恢复温和,“你叫云苓?是张子的侍女?”

“是,八子。”

芈八子点点头:“张子有福气,得此聪慧的侍女。”她从腕上褪下一只玉镯,“这个送你,聊表谢意。”

云苓惶恐推辞:“奴婢不敢当!”

“收下。”芈八子坚持道。

云苓只得双手接过玉镯:“谢八子赏赐。”

芈八子笑着点头,翩然离去,留下云苓一人站在亭中,手中玉镯温润如水。

回到张仪身边时,大典己近尾声。张仪瞥了她一眼:“芈八子找你何事?”

云苓如实相告,只是隐去了魏王后设计陷害的部分。

张仪听完,若有所思:“芈八子虽出身楚国贵族,但在秦宫根基尚浅。她拉拢你,无非是想通过你与我建立联系。”

“那奴婢该如何应对?”

张仪轻笑:“顺其自然。芈八子非池中之物,与她交好未必是坏事。”

夕阳西下,龙门大典圆满结束。

回程的马车上,云苓望着窗外奔腾的黄河水,思绪万千。

今日她不仅见证了秦国称王的历史时刻,还意外卷入了宫廷纷争。

那只玉镯此刻正贴着她的手腕,微凉的温度提醒着她:在这乱世之中,即使是侍女,也可能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自己的印记。

马车渐行渐远,龙门的轮廓在暮色中渐渐模糊,而一个新的时代,正随着黄河之水,浩浩荡荡地奔涌而来。


    (http://www.94xsds.com/book/801587-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