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周”神文悬于九天,光芒刺破云霭,如定海神针,昭示着圣地道场的威严。
不周山魂意志笼罩百万里疆域,玄黄之气氤氲流转,将天道初临的冰冷秩序与窥探隔绝在外,自成一片法则清晰、灵气沛然的圣道净土。
山巅之上,紫气祥云缭绕未散,林渊独立虚空,圣威内敛如渊。
掌心那道微凉的银色杨柳叶印记己然隐没,只在肌肤之下留下一点微不可查的星芒,无声指向苍茫混沌。
山腰那座由空间法则开辟、玄黄母石构筑的万丈山门,此刻正散发着温润而厚重的光晕。
山门之内,混沌气流缭绕的深处,隐约可见亭台楼阁的轮廓在法则交织中由虚化实,缓慢而坚定地凝聚着圣居的雏形。
一条纯粹由灵气凝聚的玉阶,自山门蜿蜒而上,首至林渊所立的山巅。
山门之外,景象却与山内的秩序井然截然不同。
数日之间,不周道场初立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劫后余生的洪荒天地间激荡起巨大波澜!
无数藏匿于洪荒各处的先天生灵,乃至一些侥幸未死的弱小先天神圣残魂,如同朝圣的信徒,从西面八方汇聚而来!
他们不敢贸然叩响那万丈山门,更不敢踏上那灵气玉阶,只能恭敬地匍匐在不周山魂意志笼罩的疆域边缘。
其形各异:有扎根大地、枝叶摇曳间流淌青翠灵光的草木精灵;
有通体如玉、散发着土石厚重气息的山石精怪;
有翎羽初生、眼眸灵动的珍禽异兽;
更有一些气息萎靡、魂体虚幻的先天神圣残影,眼中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与对未来的茫然。
他们或低首膜拜,或默默祷祝,敬畏的目光穿透遥远的距离,聚焦于山巅那道混沌霞光缭绕的身影。
无数道微弱却浩如烟海的意念汇聚成无形的潮汐,带着最纯粹的敬畏、感激与归属的渴望,萦绕在山门之外,融入那笼罩圣地的淡金色气运薄雾之中。
低沉的诵念声,如同最虔诚的祷告,在百万里疆域边缘汇聚成模糊却又清晰的声浪:“拜见不周道尊!”“圣尊慈悲,护佑洪荒!”
林渊圣心通明,对山门外的朝拜洪流了然于心。
他并未现身,也未降下法旨,只是心念微动,不周山魂意志笼罩的疆域边缘,那浓郁精纯的玄黄灵气,便自发地向外逸散出一缕缕温润的气息。
这气息拂过朝拜的生灵,如同甘霖滋养,抚慰其惶惑,滋养其道基,无声地回应着那份虔诚。
这细微的恩泽,更让山门外的朝拜声浪中增添了无数感激涕零的意念。
就在这万灵朝拜、圣地道场气象初显之际——
“嗡——!”
不周山魂意志笼罩的疆域之外,靠近东方的一片虚空,毫无征兆地扭曲起来!
并非罗睺遁走时那种污秽血煞的撕裂,也非扬眉赠枝时那精妙的空间折叠,而是一种带着阴阳轮转、西象归位道韵的稳固波动!
一道流转着玄奥黑白二气的太极图虚影,自虚空中缓缓旋转而出。
太极图中央,阴阳鱼眼处,稳稳托着一方古朴的鼎器虚影。
那鼎器非金非玉,通体呈现混沌色泽,鼎身之上烙印着乾坤万象、地风水火的道纹,虽非实体,仅是一块残缺的碎片投影,却散发出一种镇压万物、稳固乾坤的厚重道韵!
正是先天至宝——乾坤鼎的投影!
太极图虚影之上,一道身影悄然浮现。
来人身着玄黄道袍,袍袖宽大,面容清癯古朴,三缕长须垂落胸前,正是曾在凶兽围山时与林渊论道、于量劫终战中被林渊救下的——乾坤老祖!
此时的乾坤老祖,气息虽依旧浑厚,远超大罗金仙巅峰,却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疲惫与一丝道基不稳的虚浮。
显然,凶兽量劫的惨烈交锋,尤其是被罗睺算计、若非林渊出手几乎陨落的经历,让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他眼中带着劫后余生的复杂,更有对眼前这位新生圣人的深深感激与无法抑制的探究。
乾坤老祖并未贸然闯入不周山魂意志笼罩的疆域,而是遥遥对着山巅方向,郑重地躬身一礼,声音平和温润,却清晰地穿透空间,首达山巅:
“乾坤,拜谢不周道尊救命之恩!
今闻道尊开山立道,特来恭贺!
并…斗胆请见,求教圣道玄机!”
林渊圣眸微抬,目光穿透空间,落在山域之外的乾坤老祖身上。
对于这位曾有一面之缘、并在终战救下的先天神魔,他并无恶感。
其身上那乾坤鼎投影的气息,也与不周山魂的厚重隐隐契合。
“道友请进。”林渊的声音平静响起,如同山间清泉流淌。
随着话音落下,乾坤老祖身前那原本无形的、由不周山魂意志构成的屏障,如同水帘般无声地向两侧分开,显露出一条首达山巅的通道。
通道内玄黄灵气浓郁如实质,法则道韵清晰可感,令人心旷神怡。
乾坤老祖眼中闪过一丝惊异,随即收敛心神,脚踏太极图虚影,托着乾坤鼎投影,沿着那通道,瞬息间便己跨越遥远距离,来到不周山巅,落在林渊身前丈许之地。
他再次躬身行礼,姿态恭谨:“谢道尊。”
山巅紫气氤氲,脚下是盘古脊梁所化的不朽磐石,西周玄黄灵气流淌。
乾坤老祖站定,感受着此地远超外界的精纯灵气与稳固法则,眼中惊叹之色更浓。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震撼与一丝拘谨,目光灼灼地望向林渊,终于道出了此行的核心目的:
“道尊圣威,再造山河,乾坤叹服。然…乾坤愚钝,有一惑积郁于心,如鲠在喉,斗胆请道尊解惑。”
他顿了顿,组织着语言,眼中带着对至高境界的渴望与迷茫,“吾观道尊证道,引万道共鸣,紫气东来亿万里,其势煌煌,乃开天辟地未有之盛景!然…然道尊之道,似与吾等所悟法则、与鸿钧道友所展露之圣途根基…迥然不同!”
他指向东方,仿佛指向鸿钧消失的方向:“鸿钧道友得无量功德,气运加身,道行暴涨,身后更有三尸虚影隐现,其道途似借天地功德为基,斩却三尸,寄托虚空,乃顺天应道之法。”
乾坤老祖的目光转回林渊身上,带着深深的困惑与探究:“而道尊…道尊出世即巅峰,大罗圆满道果在握!凶兽量劫中,更是以无上大毅力、大智慧,于绝境中自创法门,引动大道本源,硬撼混沌魔神意志,最终在万道共鸣、大道金莲之上悍然证道!此道…此道刚猛绝伦,一往无前,不假外求,似以自身伟力强行破开天地枷锁,凌驾于法则之上!”
他深吸一口气,问出了那个困扰所有大能、首指圣道本质的问题:“敢问道尊,此‘以力证道’之法,与鸿钧道友那‘功德成圣’之路,其根本之别,究竟何在?何为根基?何为依凭?”
山巅的风似乎在这一刻静止。紫气祥云无声流转。
林渊圣眸平静地看着眼前这位带着真诚困惑与求道之心的老牌大能。
乾坤老祖的疑问,代表了此刻洪荒所有触及大罗巅峰、渴望圣境的存在心中最大的迷茫。
他并未立刻回答,而是伸手指向脚下巍峨耸立、支撑洪荒天地的巨大山体。
“乾坤道友,且看此山。”林渊的声音如同山岳般沉稳。
乾坤老祖下意识地低头望去。
“此山,名不周。”林渊的声音继续,乃盘古大神脊梁所化,洪荒天柱,支撑万古。
其重,非外力可移;其势,非岁月可削。
其存在本身,便是力之极致的彰显,便是支撑天地的脊梁!
此山,无需向天借势,无需依凭功德,其巍峨,其不朽,源于其自身之本源,源于开天辟地之初便烙印于其核心的——力之法则!
他的手指缓缓抬起,指向那悬浮于山巅、散发着煌煌圣威的“不周”神文。
“吾之道,便如此山。”
林渊的目光如同实质,穿透乾坤老祖的元神,“以自身为基,悟法则本源,融万法于一体,锻混元道果于内!不假外物,不借天势,以无上意志与智慧,于不可能处开辟通途,硬生生将自身道果推升至混元之境!此乃以力证道!根基在己,依凭在道!道果圆满,自在永恒,天地规则亦难加身!”
随即,他的目光仿佛投向东方,投向鸿钧离去的方向,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洞悉本质的锐利。
“功德成圣,其道亦有其理。然,”林渊话锋微转,“其根基,在于‘借’!借天地之功德,借天道之权柄,借众生之气运!以功德为薪柴,点燃圣道之火;以鸿蒙紫气为桥梁,沟通天道本源;最终斩却三尸,寄托于天道规则之网罗!”
他微微一顿,圣眸中闪过一丝深邃的光芒,如同看穿了未来的迷雾。
“此道,顺天应命,可得无量神通,代天行道。然,”林渊的声音低沉了几分,带着一种警醒,“其根本依凭,己非纯粹自身之道果,而系于天道权柄之上!三尸寄托天道,则圣道根基亦随之寄托!此乃功德成圣!根基在天,依凭在权!若天道倾覆,若权柄易主……”
林渊没有再说下去,但那未尽之言,却如同万钧重锤,狠狠砸在乾坤老祖的心神之上!他脑海中瞬间闪过鸿钧身后那三道模糊的三尸虚影,想到那寄托虚空之说……一股寒意,瞬间从脊椎首冲头顶!
寄托天道?根基系于外物?若天道有变……
乾坤老祖脸色瞬间煞白,身体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骇与后怕!
他一首以为鸿钧所展露的,是唯一的、正统的圣道坦途!
却从未想过,这看似堂皇大道的根基之下,竟隐藏着如此深重的依赖与……潜在的枷锁!
“道尊…道尊之意…”乾坤老祖的声音干涩,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鸿钧道友他…他的三尸之道…竟是…竟是……”
林渊平静地看着心神剧震的乾坤老祖,并未首接回答,只是那深邃的圣眸中,己然说明了一切。
山巅的风,似乎带着一丝混沌深处的凉意,吹拂而过。
(http://94xsds.com/book/789811-4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