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6年深秋,汉中盆地的晨雾裹挟着寒意,如一张密不透风的灰网笼罩着南郑城。汉王刘邦的中军大帐内,青铜烛台噼啪作响,跳动的火苗将舆图上的山川脉络映得忽明忽暗。帐中弥漫着浓重的墨香与汗味,二十余名将领屏息凝神,目光在李超展开的羊皮舆图与韩信腰间寒光凛凛的佩剑间游移。
“章邯号称‘不败将军’,但三秦并非铁板一块。”李超用竹制令箭指着舆图上的废丘城,烛火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投下阴影,“雍王章邯驻军废丘,此人虽精通兵法,却因昔日坑杀二十万秦军降卒而不得关中民心;塞王司马欣原是栎阳狱掾,靠讨好项梁起家,空有算计却无胆魄;翟王董翳生性懦弱,驻军高奴只为自保。三人相互猜忌,犹如一盘散沙。”
刘邦的手指无意识地着案上斑驳的青铜虎符,巴蜀湿热气候在虎符表面沁出的铜绿,如同他郁结己久的愤懑。自受封汉王以来,他被迫远离中原沃土,麾下将士每日对着秦岭嗟叹思乡,此刻听李超剖析三秦虚实,眼中终于燃起久违的火光:“二位先生可有破敌良策?”
韩信上前半步,青布靴底碾碎一粒滚落沙盘的碎石。他屈指弹了弹代表咸阳的檀木棋子,沉声道:“章邯必料我军东出必经子午谷。”话音未落,帐中老将周勃便发出闷哼:“子午谷栈道毁于战火,就算日夜赶工,没有半年也修不通!”
“正因如此,才要修。”韩信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抓起一把猩红朱砂撒在子午谷方位,沙盘上顿时蜿蜒出一条刺目的血线,“末将请命,征集三千民夫大张旗鼓修缮栈道,每日敲锣打鼓、炊烟不断,务必让楚军斥候将消息传回废丘。”
李超突然抽出腰间三寸短刃,在沙盘上划出一道隐秘的弧线:“与此同时,大将军可率三万精锐暗渡陈仓!陈仓古道虽因秦末战乱荒废多年,峭壁上布满青苔藤蔓,但正因荒僻难行,章邯必然疏于防备。”他的刀刃精准点在陈仓关的位置,“只要奇袭得手,我军便能如利剑般首插章邯腹地!”
刘邦猛地起身,虎符与案几相撞发出清越鸣响,震得竹简上的墨迹都微微颤动:“就依二位之计!萧何即刻征调巴蜀粮草,务必做到人吃马喂不断供;曹参负责督修子午栈道,每日故意拖延进度,让楚军以为我军不通兵法!”他转身凝视韩信,目光灼热如炬,“大将军亲率精兵绕道故道,此去山高路险,务必小心行事!”
五日后,子午谷口响起此起彼伏的号子声。汉军征调的民夫们扛着碗口粗的木梁,在楚军斥候的监视下佯装忙碌。曹参故意当着楚军眼线的面,对着偷懒的民夫挥起竹鞭,斥骂声在山谷间回荡:“你们这群废物!栈道修不好,老子拿你们的脑袋去见汉王!”而此时的韩信正率领三万精锐,在数百名熟悉地形的巴人向导带领下,悄然潜入故道。士兵们用棉絮包裹兵器,马蹄裹着厚实的麻布,在湿滑的山道上无声前行,唯有偶尔滚落山涧的碎石,打破这份令人窒息的寂静。
废丘城的章邯接到斥候急报时,正将寒光凛冽的青铜剑插入祖传剑鞘。“汉军在子午谷大兴土木?”他仰头大笑,笑声震得案上酒樽里的酒水泛起涟漪,“竖子果然妄图从大道东出!传令下去,集结两万精锐,三日后突袭子午谷!我要让刘邦葬身栈道之下!”一旁的司马欣却皱紧眉头,着腰间玉带:“将军,那韩信素有‘兵仙’之名,此举会不会是......”
“够了!”章邯猛地拍案而起,案几上的竹简散落一地,“巴蜀之地道路艰险,他若不选子午谷,难道要飞过来不成?司马欣,你若再长他人志气,休怪本王军法处置!”
十月初七,陈仓关笼罩在浓稠如墨的晨雾中。守将赵平裹紧皮袄,在城楼打盹,突然被一阵若有若无的闷响惊醒。他揉着惺忪睡眼探头望去,只见浓雾中影影绰绰浮现出汉军军旗的轮廓,未及示警,破空而来的利箭己穿透他的咽喉。韩信手持长枪,一马当先,身后汉军将士借着地形掩护,如黑色潮水般涌来。强弩手一轮齐射后,汉军悍卒扛着云梯蜂拥而上,喊杀声撕破晨雾。
“汉军从哪冒出来的?!”一名楚军裨将惊恐地大喊,话音未落,便被汉军的钩镰枪拽下城墙。当章邯接到陈仓失守的战报时,韩信的主力己突破散关,铁骑扬起的烟尘遮天蔽日,如同一柄重锤狠狠砸向关中平原。雍军主力尚在子午谷方向,各地守将仓促应战,根本无法抵挡汉军的凌厉攻势。
在汉军的猛烈攻击下,塞王司马欣登上栎阳城头,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汉军营帐,又想起项羽分封时将他安置在这贫瘠之地,心中涌起无限悔恨。当夜,他命人打开城门,带着印绶跪在韩信马前:“愿降汉王,只求保全家人性命。”翟王董翳得知消息,自知独木难支,也率部归降。章邯困守废丘,虽拼死抵抗,汉军却引渭水灌城,最终城破之时,这位昔日的秦朝名将自刎于城头,鲜血染红了脚下的黄土。
短短月余,汉军连下咸阳、栎阳、高奴三城,平定三秦。消息传至彭城,项羽正在欣赏新得的秦宫乐舞,手中玉杯“啪”地碎裂在青石地面。他霍然起身,黑色大氅扫翻案几上的珍馐美馔,怒吼道:“竖子竟敢如此!即刻集结大军,我要亲自踏平汉中!”
而此时的咸阳城头,刘邦披着玄色大氅,望着重新飘扬的汉军大旗,眼中尽是志得意满。李超与韩信并肩而立,前者凝视着远方层峦叠嶂的秦岭,沉声道:“三秦既定,关中为根基,我军己握天下形胜。然项羽势大,下一步当联合齐王田荣、赵王歇等诸侯,共抗西楚。”
韩信微微颔首,腰间佩剑在夕阳下折射出冷冽光芒:“项羽有勇无谋,且分封不公己失诸侯之心。此消彼长之下,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他转身望向刘邦的背影,心中己有了新的谋划——那将是一场足以改变天下格局的旷世之战。
咸阳的秋风吹散了战火的硝烟,却吹不散即将席卷天下的风云。汉军还定三秦的胜利,不仅为刘邦赢得了战略要地,更向天下昭示了汉军的实力。楚汉相争的大幕,在这场精彩绝伦的军事奇谋中,正式拉开了波澜壮阔的新篇章。栈道上未完工的木梁仍在风中摇晃,陈仓古道的血迹却己渗入黄土,见证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汉元年,汉王居汉中欲东进。韩信、李超献策,明修子午栈道惑敌,暗遣军渡陈仓故道。章邯果以汉军将出子午,集兵待之。韩信率精锐循故道突袭陈仓,破之。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先后归降,章邯困守废丘,城破自刎。月余,三秦皆平,汉王遂据关中,楚汉相争之势始成——《汉书·高帝纪》
“韩信为军事奇才,“谋战派”代表,以“暗度陈仓”奇策平定三秦,其战略创新与战场指挥能力影响深远,打破常规作战思维,成为后世军事典范。 ”
“李超为谋士,展现出卓越的战略眼光和政治洞察力,善于分析敌方内部矛盾,与韩信形成文谋武略的互补组合,为刘邦集团前期战略布局发挥关键作用,体现出谋士群体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价值 。”
两人不同的身份和不同的想法,导致两人的结果截然相反,李家屹立在华夏数千年,代代相承。而韩信缺因为所谓的功高盖主被诛,令人惋惜
(http://94xsds.com/book/787836-6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