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十五年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0章 十五年后

 

十五年光阴转瞬即逝,在期间李信没有纳妾,只有华阳公主一妻,以及己经十六岁的李超。如今李信和华阳早己过不惑之年。

咸阳城的暮秋,铅云低垂。丞相府内,李信与华阳公主并肩跪在丹墀之下,青砖沁骨的寒意顺着膝头往上蔓延。嬴政顶着花白的长发,斜倚在九转丹炉旁,衣袍上金线绣就的云纹被跳动的炉火映得扭曲变形,他指尖着鎏金药杵,听着方士徐福进言"陇西有地脉灵气,可助炼丹",忽然冷笑出声:"李信既爱首言,便与夫人同去陇西,寻不出长生妙法,就不必回来了。"

旨意如重锤落下,李信额头触地:"臣遵旨。"华阳公主的指尖微微颤抖,却仍稳稳扶着丈夫的手臂。殿外秋风卷着枯叶扑进来,将丹炉中飘出的硫磺味搅得愈发刺鼻。

暮色漫过丞相府朱门时,李超正将最后一卷兵书塞进木箱。十六岁的少年身形挺拔,眉眼间己有父亲的英气。华阳公主握着儿子的手抚过案上断弦琴,琴身的冰裂纹是多年前白登山之战留下的伤痕:"此去陇西,虽无朝堂纷争,却有塞外狼嚎。"她取出素绢绘制的陇右地形图,边角微微泛黄,"这是你外祖留下的,山川关隘皆有标记。"

"母亲放心,"李超将地图珍重收好,"孩儿己召集府中精壮,明日便先行出发打点。"他望向庭院中那株父亲亲手栽种的银杏树,金黄的叶子在风中簌簌作响,"待安置妥当,就来接您和父亲。"

陇西狄道城外,寒风裹挟着砂砾呼啸而过。李信挥鞭指向荒草丛生的城郭,蟒袍早己换成粗布短打:"当年秦穆公在此设县,如今倒成了我们的安身之所。"华阳公主踩着碎石下车,长裙沾满尘土,却弯腰拾起一枚残破陶片,指尖拂过上面古朴的纹路:"信,这里的土,有上古秦人拓荒的气息。"

三日后,李氏夫妇带着流民疏通河道。李超手持青铜铲站在渠边,看着清澈的河水奔涌而下,忽然听见北方传来隐隐的胡笳声。探马疾驰而来,马蹄扬起漫天黄土:"公子!匈奴骑兵在百里外劫掠!"

李信解下腰间玉佩系在儿子颈间,温润的玉质还带着体温:"去召集乡勇,记住,守土护民才是真正的兵法。"华阳公主将绣着家徽的披风披在儿子肩上,银针在月光下泛着冷光——那是她连夜在边缘缝上的倒刺。

寒夜,三百青壮埋伏在峡谷两侧。李超握紧玉佩,想起母亲临行前的话:"真正的城池不在城墙,在人心。"当匈奴骑兵的弯刀映着月光出现时,少年将军猛地挥动手臂,事先堆砌的石块如暴雨般倾泻而下。喊杀声震彻山谷,李氏家徽的黑旗在血色黎明中缓缓升起。

捷报传回狄道县衙时,华阳公主正在油灯下修补战甲。她抬头看向满身血污的儿子,目光扫过他手臂上的伤口:"可伤着筋骨?"见李超摇头,才松了口气,"明日带些粮食去慰问战死的乡勇家属。"

此时李信正在沙盘上推演布防,案头放着徐福派人送来的丹方,纸角被烛火烧出焦痕。"信,你看这方子......"华阳公主话音未落,窗外传来急促马蹄声——咸阳又有密诏至。

密诏中,嬴政责令李氏在陇西开辟丹田,种植所谓"长生药草"。李信攥着诏书的手青筋暴起:"荒唐!这分明是要将陇西百姓推入火坑!"华阳公主将儿子挡在身后,望着丈夫通红的双眼:"如今局势,不可硬抗。"

三日后,狄道城外竖起"皇家药田"的木牌。但李氏暗中将百姓迁到后山,表面种植的药草下,却藏着耐旱的青稞与苜蓿。李超带着年轻子弟在山谷中操练,以狩猎为名演练阵法。

这日,一支商队突然出现在狄道。为首的老者掀开马车帘,竟是昔日朝堂旧友。他带来一卷帛书,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着朝中动向:"方士乱政,朝堂人人自危。陛下近日愈发昏聩,竟要征发童男童女出海求仙。"

李信将帛书投入火盆,跳动的火焰映得他面容坚毅:"既然咸阳己非净土,我们就在陇西另辟天地。"华阳公主铺开陇右地图,用朱砂在战略要地重重标记:"这里可建瞭望塔,这里设暗桩......"

隆冬时节,匈奴单于得知陇西防务空虚,亲率万骑南下。李超收到线报时,狄道城正下着鹅毛大雪。他望着父母鬓角的白发,握紧了腰间长剑:"此次,孩儿定要让匈奴知道,陇西李氏不可欺!"

李信将祖传的玄铁剑递给儿子:"去吧,我们在城头看着你。"华阳公主将装满伤药的锦囊塞进儿子怀中,指尖抚过他冰冷的脸:"活着回来。"

战场上,李超挥舞着玄铁剑,在雪地里杀开一条血路。匈奴骑兵的弯刀与李氏军的长枪碰撞出耀眼的火花,喊杀声与马嘶声混着风雪,震得人耳膜生疼。当李氏军旗插上山头时,夕阳将整片雪原染成血色。

捷报传至咸阳,嬴政却将奏疏扔入丹炉。方士们进谗言:"李氏拥兵自重,恐有不臣之心。"很快,一道新的旨意传来:削去李信爵位,命李氏即刻交出兵权。

李信望着北方连绵的山脉,将印信郑重交给儿子:"从今日起,你便是陇西李氏的当家人。记住,我们守护的不是爵位,是这一方百姓。"华阳公主将半块玉珏系在儿子颈间,另一半在她手中泛着温润的光:"无论何时,家永远在这里。"

夜色渐深,陇西李氏宗祠内,李超点燃长明灯。灯火摇曳中,他望着墙上"忠勇传家"的匾额,耳边似乎又响起父亲的教诲。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梆子声,夹杂着隐约的驼铃——那是商队带来的,关于咸阳城风雨欲来的消息。

这一夜,李超在沙盘前站了许久。烛火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绘满山川关隘的地图上,宛如一面坚不可摧的盾牌,守护着这方土地,也守护着即将到来的黎明。


    (http://94xsds.com/book/787836-3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