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7月8下午15:40,今天中马走势很好,洗盘正式结束了,明天中马传动低开高走,大涨6个点左右,大家一起加仓重注啊,明天一起吃肉。
许浩民第一次蹲在巷口那家二十年的米线摊前时,正被创业失败的焦头烂额裹着。初夏的雨点子砸在油布棚上噼啪响,他盯着锅里翻腾的银丝米线,看老板用长筷子抄起一把,在竹笊篱里三抖两抖,热汤一浇,葱花和辣椒油浮起来的瞬间,忽然觉得喉头发紧——这口热乎气,是他从小吃到大的味道。
“想学?”老板擦着碗沿抬头,油乎乎的围裙蹭过许浩民的牛仔裤。他猛点头,像抓住救命稻草。老板姓周,是个寡言的老头,只丢下句“明早五点来”,便转身去应付排队的食客。
凌晨西点半的菜市场,鱼腥气混着烂菜叶的酸腐味扑面而来。许浩民捏着周师傅给的清单,在湿漉漉的水泥地上挪着步子,手里的竹篮很快装满了带泥的香菜、沾着露水的豌豆尖,还有裹着冰碴的鲜鱼片。“米线的魂在汤里,汤的魂在料里。”周师傅总在炖汤时念叨这句话,砂锅底下的炭火舔着锅底,筒骨和老鸡在沸水里翻滚,泡沫浮起又被撇去,汤色从浑浊慢慢变得清亮,像淬了月光的玉。
许浩民的手背上很快布满了烫伤的红印。第一次独自掌勺时,他慌得把辣椒油泼在了滚汤里,呛得首咳嗽,结果端给客人的米线又咸又辣,对方皱着眉放下筷子,钱都没给就走了。那天收摊后,周师傅让他自己把那碗米线吃了,“难吃就记住,好吃的东西都是熬出来的。”许浩民蹲在摊子旁,眼泪混着米线往下咽,辣得舌尖发麻,却也吃出了点别的滋味——原来把简单的事做好,比他想象中难多了。
他开始在细节里较劲。米浆要磨得像云朵一样细,蒸出来的米线才会滑溜筋道;豌豆尖得掐最嫩的芽,烫三秒就得捞起,才能保留那点清甜味;连葱花都要切成碎末,这样撒在碗里才香得均匀。有回他为了找最合心意的酸菜,跑遍了城郊的腌菜坊,蹲在腌菜缸前尝了二十多种,舌头都吃麻了,才挑出那种酸中带鲜的老坛酸菜。
秋雨下起来的时候,许浩民的米线摊在巷口支了起来。竹编的棚子挡着雨,砂锅在煤炉上咕嘟作响,白雾里飘着汤香。有个常来的老太太总说:“你这米线,和老周当年的味道像得很。”许浩民听了,就往她碗里多卧个荷包蛋,蛋白煎得焦香,蛋黄却嫩得一戳就流心。
那天收摊时,周师傅忽然出现在摊子前,手里揣着个布包。“给你的。”布包里是本泛黄的笔记本,记着各种配料的比例,还有一行字:“米线要暖,人心要诚。”许浩民抬头时,看见老头转身的背影,比初见时佝偻了些,却在路灯下拉得很长,像根撑了很多年的竹篙。
冬天下雪的清晨,许浩民的米线摊前又排起了队。他站在蒸腾的热气里,长筷子在砂锅里翻飞,米线、配菜、热汤,一气呵成。有个戴围巾的姑娘接过碗,呵着白气说:“老板,你这米线吃着像家里的味道。”许浩民笑了笑,往她碗里撒了把新炒的芝麻,芝麻落在汤里,像撒了把星星。
他想起第一次站在周师傅的摊子前,也是这样冷的天,一碗热米线下肚,浑身都暖了。原来有些东西真的能传下去,不是靠秘方,是靠把日子熬进汤里的那份心思。
(http://94xsds.com/book/783060-4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