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赵毅的眼眶微微泛红,但他很快调整情绪,继续道:"我们虽身处和平年代,但时刻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了国家与民族独立而英勇斗争的前辈们。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今日,我们不仅要缅怀先辈,更要继承他们的遗志,将这份守护与奉献的精神传承下去。"
赵毅的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历史的沧桑与厚重:“随后,赵毅引领着姜岩们深入学习了保密条例。”
接着,赵毅的手指在全息控制台上轻轻一划,幽蓝色的光幕在教室中央徐徐展开。当投影稳定后,深吸一口气,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说到天宫计划,就不得不提它的前身——南天门计划。
全息影像中,浩瀚的星空背景下,一艘银灰色的庞然大物缓缓旋转。舰体流畅的线条在星光映照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宛如一柄出鞘的利剑。"这是我国首艘空天母舰'鸾鸟'号,"赵毅的声音里透着自豪,"它的出现,改写了人类航空史。"
画面切换,数十架造型前卫的战机如同蜂群般环绕在母舰周围,编织出一道密不透风的防御网。赵毅伸出两指在投影上一撑,其中两架战机被放大至特写。"这是第一代空天战机'玄女'和'白帝',"他的指尖轻点着战机流线型的机身,"它们能在三分钟内从平流层突入近地轨道。"
随后,赵毅的手指在全息投影上轻轻一滑,一台精密的人形装甲赫然出现在众人眼前,它折射出冷峻而耀眼的金属光泽,仿佛是一位来自未来的战士,正准备迎接未知的挑战。这便是第一代无人战术机甲“承影”,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在无人作战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这些划时代的造物,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它们不仅照亮了人类探索宇宙的道路,更为我们指明了通往宇宙深处的方向,引领着我们向着更加辽阔的星际空间勇敢前行。
然而,通往星辰大海的征途从来不是坦途。作为人类首批太空开拓者,当我们真正踏入这片浩瀚星域时,能源短缺的红色警报便不断闪烁,设备老化的隐患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物资运输的瓶颈更似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这些现实难题如同宇宙尘埃般,在探索之路上悄然堆积。
就在这关键时刻,北天门计划如曙光般划破黑暗。全息投影仪上,一座银灰色的基地模型在控制中心的中央缓缓成形——这是人类在月球建立的第一座永久性基地‘静海’。在有了这座基地后我们研究着月壤样本中的氦-3晶体,以及在月球所能采集的物质,希望从这颗银色卫星的怀抱中,取出打开能源宝库的金钥匙。
"但月球并非万能解药。"赵毅沙哑的声音在教室内回荡,赵毅的手指在全息控制台上轻轻滑动,月球模型随即开始缓慢自转,表面的陨石坑在光影变幻中若隐若现,"我们很快意识到,尽管月球资源丰富,却仍缺失许多地球特有的关键元素。"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投影画面骤然切换。一座钢铁巨兽般的建筑拔地而起——这是人类首个对空电磁弹射基地。只见满载物资的集装箱在地球轨道完成打包后,被电磁轨道以惊人的初速度弹射向深空。画面随即切换到正在轨道巡航的空天母舰,其腹部巨大的磁力吸附装置精准捕捉到飞驰而来的物资箱,随后由盘旋待命的空天运载机接手,将这些维系人类太空梦想的"生命线"源源不断地送往月球基地。
当最后一件物资装载完毕,我们终于迈出了探索星空深处的第一步。鸾鸟一号划破地球轨道,在浩瀚宇宙中留下银蓝色的尾焰。然而就在飞船即将抵达火星轨道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碎星乱流席卷而来,夹杂着宇宙尘埃和未知物质,将我们的梦想击得粉碎。舷窗外的星空不再璀璨,取而代之的是密密麻麻的撞击痕迹和此起彼伏的警报声。这次意外无情地暴露了鸾鸟一号在防护系统上的致命缺陷,迫使我们不得不放弃原定计划。返航途中,控制室里只剩下仪器运转的嗡鸣和此起彼伏的叹息声。但我们知道,这绝不是终点——回到地球后,研发团队立即投入新一轮的技术攻关,誓要让人类探索深空的梦想重新起航。
科研团队在取得"南天门"和"北天门"两项重大突破后,一个更为宏大的构想逐渐成形——既然己经拥有了两座"天门",何不集齐西方天门?于是,"南天门计划"顺势升级为"西天门计划"。其中,"东天门计划"的核心任务就是对空天母舰进行全面升级改造。
在执行上次任务的过程中,科研人员发现了一个致命缺陷:现有的空天战机在应对宇宙中突如其来的危险时,机动性严重不足。特别是在遭遇"碎星乱"这种极端太空环境时,这些战机几乎束手无策。这一惨痛教训促使科研团队加快了新型作战装备的研发进程。
赵毅修长的在全息投影界面上划过,画面如流水般切换,一艘巍峨的钢铁巨舰缓缓浮现,在虚拟空间中投下威严的阴影。"这就是第二代空天母舰'鸾鸟二号'。"他的声音里透着自豪,指尖轻点,投影立即展开详细参数。这艘空中堡垒全长一千五百米,翼展达八百米,流线型的舰体覆盖着最新研发的纳米复合装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舰体两侧对称分布着六组等离子推进翼,如同巨鸟展开的羽翼,随时准备翱翔天际。
最引人注目的是舰体中央巍然耸立的三层舰岛,金字塔状的层叠结构既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又展现出严谨的军事美学。最顶层的指挥塔被360度全息投影阵列环绕,仿佛一颗璀璨的钻石镶嵌在舰体之上。中层舰岛两侧对称分布着六组垂首发射井,厚重的装甲舱门上暗藏玄机,能在0.3秒内完成开合动作,随时准备释放毁灭性的火力。
舰体腹部是一个足以容纳三个标准足球场的巨型机库平台,八条电磁弹射轨道呈放射状延伸,如同蛛网般精密分布。平台边缘装备的可伸缩力场发生器,在需要时可以瞬间展开形成防护屏障。整艘母舰就像一件精密的战争艺术品,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人类工程学的巅峰成就。
(http://94xsds.com/book/778108-9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