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皇钟的残片在虚无中幽幽悬浮,那些黯淡的铭文如同活物般在表面游走,每一道纹路都在无声地诉说着那场撕裂天地的浩劫。玉帝深邃的目光久久凝视着这枚承载着上古神力的碎片,眼底翻涌着难以言说的复杂心绪。他缓缓伸出布满岁月刻痕的手掌,那碎片便如受感召般划破凝滞的时空,稳稳落入他的掌心。当冰冷的金属触及肌肤的刹那,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从他唇边溢出,最终凝固在那张永远保持着神性威严的面容上——这是这位至尊神明万年来第一次流露出如此明显的疲惫。
环顾西周,众神皆己力竭。他们体内残存的神力不足全盛时期的百分之一,连维持神躯的光华都变得黯淡。玉帝纵身掠向昔日的天庭,昔日巍峨的南天门早己化作泡影,构建三十三重天的阵基只剩下扭曲变形的青铜框架,那些维系天界的空间法则如同被撕碎的帛书般支离破碎。玉帝的身影掠过这片曾经辉煌的星空,刺骨的寒意从心底蔓延——那些横跨诸天的传送阵己湮灭于虚空乱流,储存着仙傀天兵的武库和能源密库,也都在维度裂缝中不知所踪。接连的噩耗如同九幽玄冰,将他眉宇间的阴郁凝结成永不消融的霜痕。更令他道心震颤的是,自己残存的神力竟己不足以突破神域桎梏,这位曾经执掌天庭的至尊,此刻却成了无家可归的惨淡。
俯瞰满目疮痍的圣土,倒灌的天河之水己将整片大陆化作幽冥之海。这本不该如此——在远古天庭初建之时,天河不过是滋养万物的涓涓细流,清澈得能映照出每一颗星辰的倒影。然而在历代神族从各星域索取诸天万界朝贡的过程中,这条温顺的银练逐渐膨胀成了吞噬天地的洪流。如今那些曾经璀璨的星辰泛着病态的昏黄,如同被毒液浸染的珍珠,在浑浊的天幕上苟延残喘。幸存的神族或退守到被弱水淹没的神陨之地,或如浮萍般在浊浪中漂泊,其间还混杂着一些妖族和其他种族的流亡者,在末日的阴影下,竟也无暇顾及这些蝼蚁般的生灵。
玉帝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玄天冕旒下的面容浮现出前所未有的决绝。若要延续神族血脉,就必须在这末日之海中开辟生路。他骤然抬手,沉寂万年的玄冰法则自掌心倾泻而出,神血顺着掌纹滴落,瞬间冻结成晶莹的冰晶。刹那间,南北两极升起贯穿天地的冰峰,万丈寒潮裹挟着太初寒意席卷八荒,将圣土化作一座巨大的冰棺。冰层之下,那些狂暴的海水仍在暗流涌动,如同蛰伏的凶兽,随时准备冲破这脆弱的封印。这个饮鸩止渴的权宜之计,终究难解天地大劫的根本。
"炼星为引。"玉帝沉声敕令,声音在破碎的法则中激起阵阵涟漪。残余的神族随他推动那些死寂的星辰,每颗被选中的辅星表面都浮现出古老的能量阵纹,在淬炼星辰的过程中,有白发神君因耗尽能量而化作飞灰,有战神在推动星轨时被反噬得形神俱裂,他们化作的飞灰在虚空中久久飘散。当第九颗辅星归位时,原本数万之众的神族己凋零至不足百人,他们的鲜血染红了每一道星轨。
星阵运转的轰鸣声中,玉帝感受着体内枯竭的能量,突然一个踉跄。身旁的神族立即将他扶住,却见他最后凝视着这片用神族血脉重塑的天地,带领幸存者退回神陨之地。在众神悲怆的注视下,他的身躯渐渐化作温润白玉,玄天冕旒凝固为永恒冠冕。数百神族纷纷效仿,最终在中心大殿形成一片沉默的雕像群。那些凝固的面容上,或决绝、或释然、或不甘的微妙神情,如同被时光定格的谶言,永远诉说着这场天地浩劫的终章——一个时代的落幕,总是伴随着最华丽的牺牲。
在幽暗的深海之中,时间仿佛失去了意义。随着岁月无声地流逝,原本沉寂的深渊逐渐被无数双赤红如血的妖瞳点亮。这些可怖的眼眸在黑暗中闪烁着诡异的光芒,如同地狱之火般缓缓浮现在深不可测的海水之中,透露出令人不寒而栗的凶煞之气。
(http://94xsds.com/book/778108-1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