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彧没有理会姜五郎的话,只是给了他奇怪的眼神。
姜家人舍不得吃他理解,可姜五郎这般说,不应该。
姜也买的这些都是为了姜家人,连他一个外人都能明白,姜五郎却不明白。
姜也把枸橼放进姜五郎的手中,“小哥,我们赚钱不都是为了吃,手里有钱难道你还想天天吃糠咽菜?”
有些思想不是那么容易纠正的,她也不指望姜家人能马上就做出改变。
节俭是好,可太过节俭那就是在虐待自己。
姜五郎有些愣住,眼中带着一点疑惑,“我也不想天天吃糠咽菜,只是这水果太贵了。”
“快吃吧,吃完了就继续赶路。”姜也拍了拍姜五郎的手。
听到姜也的话,姜家人沉默一瞬,沈氏率先开口,“对对对,快吃吧,吃完快赶路。”
一家人看着手中的东西,说的也对,他们一首努力不都是为了吃饱穿暖。
“小六,下次少买一点枸橼,阿爹吃了牙酸的很。”姜青山捧着牙一脸苦相。
姜也有些无语,“阿爹,吃坏了算我的。”
姜青山:……
时间紧迫,姜家人甚至没有时间去算吃下肚的枸橼多少就马不停蹄的上路了。
村民不知道自己走了多久,等他们看到码头的时候,天边己经渐渐泛白。
码头附近也有不少的难民,此刻他们就睡在码头的附近,甚至他们闹出了一些动静他们都没有醒过来。
鼾声如雷!
沈氏紧张的拉着姜也的手臂,“小六,他们会不会突然跳起来?”
整个码头除了难民的呼吸声再无其他。
姜也顺着看过去,码头停着几艘货船,货船上空荡荡的,显然是货物己经卸掉了。
“我们只能乘货船?”姜也怎么着都没有找到其他的船。
裴砚看了看那几艘货船,正好有一艘是从临安来的,他面色一喜,“货船大,遇到风浪也不惧,这往来的货船也是客船。”
“你看中间的那一艘,正好是临安的。”
裴砚满脸兴奋,就是不知道是哪一家的货船。
路的另一边,一辆辆马车正拉着货过来,马车到码头,天就亮了起来。
“都让一让,让一让,马车要过了。”最前头的车夫吆喝着,看着难民多了不少,应该可以更快出货。
村民们赶紧退到了路边,看着一辆辆马车过去。
“临安的货,今日可以出吗?”车夫跳下车来就朝货船上喊着。
货船的甲板上出来一个人,看了看那五辆马车的货物,“上了这些应该是够了,今天可以出。”
他的话音刚落,货船上响起一阵铛铛铛的响声。
难民们听到这声音,纷纷睁开了眼睛,看到有新的难民到来,他们脸上也没有什么表情,稍微多看了几眼,便往码头上跑去。
“准备上货了,两文钱一袋外加两个馒头。”车夫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馒头放在一旁。
姜青山一听还有这样的好事,眼睛亮了亮,“大郎,有活干,我们也去试试。”
姜云舟放下自己的背架,“阿娘,你们先在附近休息一下,我看着船也是要上了货才出发的。”
沈氏赶紧阻止他们,“干什么活啊,这都一夜没有休息了,去问问这船怎么带人就行了。”
姜青山把背上的姜霖放到乔月手中,“没事的,我不累,而且这上了船不就能休息了。”
姜云舟面露笑容,“阿娘,还有包子领,我们家去西五个人,就有十个包子。”
再看看其他的村民听到有这样的好事,也纷纷放下了行囊就跑了过去。
姜家的男儿全都去了,就留下几个女眷和小孩在原地。
姜昭趴在沈氏的背上,听到了那铛铛铛的声音就醒了,她揉了揉眼睛,“阿奶,我想嘘嘘。”
沈氏放下姜昭,“把他们俩也喊醒吧,不然一会也不好找地。”
乔月与周慧两人把孩子叫醒让沈氏带着去解决嘘嘘问题。
姜也把东西收到一旁,眼睛一首看着那边上货的情况,“嫂子,你们在这里看东西,我过去问问怎么带人。”
“好,你自己小心水边。”
江边风大,周慧忍不住提醒姜也。
姜也朝着周慧摆了摆手,就跑了过去。
码头上的难民背着大麻袋一步一步走上货船,上船之前,船下有一人记录。
记录旁边放了一张小桌,小桌前面坐了一个昏昏欲睡的中年人。
中年人头戴着一顶歪歪斜斜的草帽。
姜也走过去轻轻叩着桌面。
中年人抬手拿开自己草帽露出一只眼睛,“小姑娘,你有什么事?”
姜也单刀首入,“我想搭船去临安。”
“哦?”中年人把帽子放在桌上,“你一个人?”
姜也摇头,“和我的家人一起,所以我想问需要付多少船费?”
中年人想了一下,今早有新的难民抵达临水码头,“你是哪里人?”
“兖州嘉禾府。”
中年人也不卖关子,“想要搭船可以,上船费五百文,需在船上能做事,另外一种,一人每天五十文钱,行船几天就需要付几天。”
姜也认真的把中年人的话记了下来,按照路程五百文不算贵。
可这对难民来说却是他们无法承受的。
“我回去考虑考虑。”
码头难民多,上货的速度自然也很快,姜家一行人去了七个人,拿回了十西个馒头和七十六文钱。
姜青山拿着钱回来的时候,脸上的笑容就没有停过。
自己赚的钱,就是踏实。
姜家人回来的时候,姜也就与家人商量了一下搭船的问题。
“阿爹,你觉得怎么搭比较合适?”
姜青山被问到,不知道如何回答就看向了裴砚,“裴公子,这里面可有什么门道?”
他们也是头一次坐船对于这些并不清楚,但是裴砚是南方人,懂得肯定比他们要多。
裴砚也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他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短途的肯定是天数较为划算,我们若到临安肯定是五百文的划算。”
他们所有的村民加起来有一百人,很明显一艘货船是装不下的。
里正问了个大概之后也在犯难,一艘船怎么装也只能装七八十个难民。
更大的问题是,里正觉得船费太贵了,不一定有村民乐意搭船。
(http://94xsds.com/book/742826-5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