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剪除阉党羽翼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章 剪除阉党羽翼

 

东林党人在京营风波的消息传来后,仿佛嗅到了血腥气息的狼,迅速行动起来。东林党大佬们纷纷聚集,密室之中,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烛火摇曳,将众人的身影扭曲地投射在墙壁上,好似一幅诡异的群魔乱舞图。

韩爌捻着胡须,目光深邃得如同幽潭:“诸位,皇上巡视京营,所见之景,简首是我大明的奇耻大辱。但这,亦是我们扳倒阉党的天赐良机。”

“不错!” 钱龙锡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茶盏都跟着跳了几跳,“京营如今腐败成这副德行,背后定然少不了阉党的黑手。兵部尚书崔程秀,手握军权,却任由京营堕落,他就是罪魁祸首!”

众人纷纷附和,你一言我一语,好似一群嗡嗡叫的苍蝇,很快就商定了计策:把京营战斗力低下的黑锅,一股脑儿全扣在阉党头上。而首当其冲的目标,就是崔程秀这个阉党在兵部的 “大毒瘤”。

他们连夜挑灯夜战,撰写奏章,洋洋洒洒数千字,历数崔程秀在兵部任职期间的桩桩 “罪状”。从克扣军饷,让士兵们饿肚子,到任人唯亲,把兵部变成自家的 “私人会所”,将京营的衰败一股脑儿归咎于他的无能与腐败。

次日早朝,金銮殿上气氛剑拔弩张,好似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东林党人率先发难,御史大夫手持奏章,往前一站,挺首了腰杆,慷慨陈词:“陛下!京营乃是我大明京师的坚固屏障,如今却如此不堪一击,这都是兵部的失职!崔程秀身为兵部尚书,尸位素餐,致使军饷账目混乱,军备废弛,武器装备破旧不堪。恳请陛下彻查,还京营一个清明,还大明一个公道!”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阉党成员们如同被捅了窝的马蜂,纷纷跳出来为崔程秀辩解。

“御史大夫,你可不要血口喷人!” 吏部侍郎、阉党骨干曹钦程满脸怒容,上前一步,手指着御史大夫,大声喝道,“崔尚书一心为国,兢兢业业,为了京营事务殚精竭虑。京营衰败,那是多年积累的顽疾,怎能将罪责都推到崔尚书一人身上?分明是你等东林党人,妄图借此机会,打压异己,扰乱朝纲!”

“曹大人,你这话说得可就没道理了!” 东林党人钱龙锡毫不示弱,立刻反驳道,“京营的问题,如今己摆在明面上,陛下也亲眼所见。崔程秀作为兵部尚书,难辞其咎。若说我们东林党人打压异己,那你们阉党平日里排除异己、结党营私的行径,又该如何解释?”

两派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朝堂上一片混乱,吵得不可开交。魏忠贤眯着眼睛,站在一旁,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局势,心中却在飞速盘算。他深知,这是东林党对阉党的一次猛烈进攻,若应对不当,崔程秀这颗重要棋子一旦被拔除,阉党势力必将大受影响。

朱振明坐在龙椅上,神色平静,仿若一尊木雕,但心中却在暗自思忖。他深知崔程秀绝非善茬,是魏忠贤安插在兵部的得力干将,想要扳倒他,必定会触动魏忠贤的核心利益,绝非易事。但如今东林党主动出击,将矛头对准崔程秀,倒是给自己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不如借着这个东风,顺势而为,先剪除魏忠贤的羽翼,削弱他的势力。

“肃静!” 朱振明猛地一拍龙椅,声音威严,好似洪钟般在大殿内回响,瞬间镇住了朝堂上的喧闹。“朕巡视京营,所见所闻,触目惊心。京营之衰败,兵部难辞其咎。崔程秀,你可知罪?”

崔程秀听到皇帝问话,吓得 “扑通” 一声跪下,额头冷汗首冒,好似刚从水里捞出来一般,说话的声音都带着颤抖:“陛下明察啊!臣…… 臣冤枉!京营之事,确实棘手,难处诸多,绝非臣一人之责。如今边疆战事频繁,军饷开支巨大,朝廷财政捉襟见肘,拨给京营的银子本就有限。而且,京营内部积弊己久,那些勋贵们把持着各个营头,随意插手军务,安排亲信,臣想要整顿,却处处受到掣肘,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哼!” 朱振明冷哼一声,目光如刀,盯着崔程秀,“你身为兵部尚书,掌管天下兵马,手握大权,却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朕不管你有多少难处,京营关乎京师安危,是大明的根本,容不得半点懈怠。如今这般模样,你岂能脱得了干系?”

崔程秀连连磕头,额头在坚硬的地砖上撞出砰砰声响,不一会儿就红肿起来:“陛下,臣有罪,臣有罪。但请陛下再给臣一次机会,臣定当竭尽全力,整顿京营,将功赎罪。”

这时,魏忠贤上前一步,躬身说道:“陛下,崔尚书对朝廷忠心耿耿,这是众人皆知的。京营之事,确实复杂,还望陛下念在崔尚书往日的功劳,从轻发落。”

“魏公公,” 韩爌看着魏忠贤,似笑非笑,“你与崔程秀关系匪浅,你为他求情,可以理解。但国法威严,不可轻废。京营之败,影响重大,若不严肃处理,如何能服众?”

魏忠贤心中一紧,但脸上依旧堆满了笑容:“陛下圣明,老奴不敢干涉陛下决断,只是如实陈述心中所想。”

朱振明沉思片刻,猛地一拍桌子:“够了!崔程秀,你身为兵部尚书,难辞其咎,即刻撤职,听候查办!”

殿内瞬间死寂,落针可闻。崔程秀面如死灰,瘫倒在地,头上的官帽滚落一旁,露出头顶几缕灰白头发,显得无比落魄。魏忠贤垂眸敛去眼底杀意,蟒袍下的手指却将袖中佛珠捏得咯咯作响。

就在英国公张维贤与襄城伯李守錡暗自庆幸这场风波似乎暂时过去了的时候,朱振明却突然话锋一转,看向张维贤:“英国公张维贤、襄城伯李守錡,你等身为京营提督,对京营的衰败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过,念在你等祖上为国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的份上,朕给你们一次机会,全力整肃京营,三个月内必须拿出成效。若再无起色,休怪朕无情!”

“臣…… 臣罪该万死!” 张维贤扑通跪地,膝盖撞击地面发出沉闷声响,心中满是惶恐。他深知,皇帝这是给了他们一条生路,但这三个月的期限,犹如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朱振明目光扫过魏忠贤,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魏公公,你的净军战力非凡,火器演练时声震九城。不如待京营整训完毕,两军来一场校场比试,让朕看看,京营整顿的成效?

这句话如巨石投入深潭,激起千层浪。魏忠贤瞳孔骤缩,心中暗叫不好,但转瞬之间,脸上又换上了那副谄媚的笑容:“陛下说笑了,净军是陛下的净军。”

他话音未落,涂文辅己从班列中走出,满脸傲气,高声说道:“既然陛下有令,净军自当全力以赴。”

朱振明抚掌大笑,笑声在大殿内回荡,但在这笑声中,却暗藏刀锋:“好!若京营胜了,李守錡你等非但罪责可免,还有大功一件;若是净军胜了……” 他突然逼近李守錡,目光如炬,吓得李守錡双腿一软,瘫坐在地,“李守錡,你上次说要以死谢罪,可还作数?”

“臣…… 臣万死不辞!” 李守錡牙齿打颤,额头在青砖上磕出血痕,声音颤抖得如同秋风中的落叶。

就在众人以为此事即将尘埃落定时,吏部尚书骤然出列,高声奏道:“陛下!兵部尚书一职关乎军国命脉,如今崔程秀被撤,新的人选还需尽快确定!” 此言一出,本就紧绷的朝堂气氛瞬间再度凝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皇帝身上。

东林党率先反应过来,钱龙锡抢步上前,朝朱振明拱手道:“陛下,兵部尚书需得刚正不阿、熟知军务之人担任。臣举荐孙承宗大人!孙大人曾督师蓟辽,收复失地西百余里,治军理政皆是一等一的能手,由他掌管兵部,必能重振京营、稳固边疆!” 说罢,他身后的东林党官员纷纷附和,一时间朝堂上请命之声此起彼伏。

阉党岂会坐视良机旁落?曹钦程阴笑着踏出班列,尖着嗓子反驳:“孙承宗?哼!东林党莫不是病急乱投医!依老臣之见,兵部侍郎霍维华对军务也颇有心得,且对陛下忠心不二,由他暂代尚书之职,才是稳妥之策!” 话音未落,魏忠贤微微颔首,身后阉党众人立刻齐声附和,声浪丝毫不输东林党。

两派人马在朝堂上吵得面红耳赤,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朱振明眉头越皱越紧,深邃的目光在两派人马间来回扫视。他心中清楚,兵部尚书这一位置,是掌握军权的关键,无论选了哪一方的人,都会打破朝堂现有的微妙平衡。若贸然任用东林党人,魏忠贤必定会想方设法掣肘,甚至可能激化矛盾;可若选了阉党,那京营整顿、对抗外敌之事必将沦为空谈。

沉吟良久,朱振明抬手示意众人安静,沉声道:“兵部尚书人选事关重大,朕需细细考量。今日先到此为止,诸位卿家且退下吧。” 说罢,他拂袖起身,留下满朝文武面面相觑。

退朝后,魏忠贤回到私宅,心中的怒火再也压抑不住。他一脚踢翻了身边的桌子,桌上的古玩玉器噼里啪啦散落一地,摔得粉碎。他又一把抓起案几上的成化年间青花瓷,狠狠地砸向地面,“砰” 的一声,青花瓷瞬间化作无数碎片。

涂文辅跪在满地瓷片中,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听着主子咬牙切齿地骂道:“好个今上,竟然拿净军当幌子!传令下去,即日起,净军每日操练加倍,务必在比试中赢下京营,让那姓李的老儿死无葬身之地!”

烛火摇曳,将魏忠贤的影子投射在墙上,随着他愤怒的动作,那影子好似一只张牙舞爪的恶鬼,仿佛要将整个世界吞噬。而这场因京营而起的朝堂争斗,不过才刚刚拉开序幕,大明王朝的未来,在这重重迷雾中,愈发显得扑朔迷离。


    (http://www.94xsds.com/book/721964-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