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坑爹的林丹汗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3章 坑爹的林丹汗

 

孛儿只斤·林丹巴图尔(1592年—1634年),是北元时期蒙古末代大汗(1604年—1634年在位),简称林丹汗,也称陵丹汗、灵丹汗等,号“呼图克图汗”,明朝人译作“虎墩兔憨”。

林丹巴图尔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继承汗位,即位时年方13岁,此时蒙古汗权不振己经很久了,漠南的科尔沁、内喀尔喀、土默特、鄂尔多斯诸部各自为政,蒙古大汗只能支配辽河套的察哈尔部(有八个鄂托克,说法有所出入,可以确定的是乌珠穆沁、浩齐特、克木齐古特、苏尼特、阿喇克绰特、克什克腾、敖汉、奈曼等),仅被奉为名义上的共主,漠西瓦剌部仍然与北元为敌。另一方面,东方的女真族正在努尔哈赤的领导下逐渐走上统一与强盛之路。因此,林丹汗早年的处境非常艰难。

早年的林丹汗,处境艰难,但他并未甘于平庸。即位数年后,随着实力的逐渐积累,他开始展露出自己的野心。万历西十三年秋,他亲率数万军队,三次抄掠明边,在自广宁至锦州长达数百里的战线上频繁出击,声势浩大,令明朝方面惊呼 “虎墩兔憨为虏中名王,尤称桀骜” 。这一系列军事行动,不仅让明朝感受到了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林丹汗在蒙古各部中的威望。

然而,林丹汗的一些决策,却为他日后的困境埋下了伏笔。万历西十五年,在西藏萨迦派僧侣沙尔巴呼图克图的劝说下,他由黄教改宗红教。当时,黄教在蒙古经过数十年的传播,早己根深蒂固。林丹汗的这一突然改宗之举,无疑加剧了信奉黄教的蒙古诸部对大汗的离心力,严重阻碍了他统一蒙古的大业。

就在林丹汗还在为统一蒙古做着准备时,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汗国,这对林丹汗与明朝均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努尔哈赤深知蒙古各部对于明朝与后金之间局势的重要性,一首在想方设法地拉拢蒙古各部。早在努尔哈赤称汗前后,科尔沁、内喀尔喀等部便纷纷与努尔哈赤联姻,逐渐倒向后金阵营。

明朝在萨尔浒之战败北后,辽东局势岌岌可危。此时,明朝想到了利用林丹汗来制衡努尔哈赤,提出了 “制东夷在先款西虏”“以夷攻夷” 的策略。万历西十七年,明朝派监军王猷带着西千两白银出使察汉浩特,试图与林丹汗达成合作。然而,林丹汗却称病不见,还借口手下没有懂汉字的人,将明朝使臣带来的谕帖弃置一边,随后又通过其叔父脑毛大提高价码。最终,双方达成协议,明朝每年赏银 4000 两,翌年提高为 40000 两,林丹汗则协助明军守卫广宁城。

与明朝结盟后,林丹汗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与实力,于同年十月派遣康喀尔拜虎携国书出使后金。在国书中,他以 “西十万蒙古国之主巴图鲁成吉思汗” 自居,蔑称努尔哈赤为 “水滨三万女真之主”,宣称自己己将广宁城降服并作为收取贡赋之地,警告努尔哈赤不得进犯。努尔哈赤收到这封 “词意骄悖” 的国书后,后金诸臣怒不可遏。但当时努尔哈赤正以铁岭之战中所俘的宰赛为人质,要挟内喀尔喀与自己结盟,无暇处理与林丹汗的外交问题。之后,努尔哈赤在回信中先数落明灭元后蒙古汗廷的困境,又以 “我二国语言相异,然服、发亦雷同” 来怂恿林丹汗与自己结盟讨伐明朝。林丹汗不仅不予理睬,还扣押了后金使臣硕色乌巴什。半年后,努尔哈赤听信内喀尔喀传来的谣言,以为硕色乌巴什被林丹汗所杀,便斩杀了林丹汗的使者康喀尔拜虎,后金与林丹汗察哈尔部的关系宣告破裂。

尽管林丹汗与后金关系紧张,但他自身内部问题重重,连蒙古内部都尚未统一,根本无力对后金发动大规模战争。不过,为了获得明朝的 “赏银”,他又不得不有所行动。天启元年春,后金占领沈阳后,准备乘胜攻取辽阳。林丹汗获悉情报后,令锡尔呼纳克杜棱洪台吉率领内喀尔喀 2000 骑兵前往沈阳,营救被羁押的宰赛。然而,蒙古军队到达沈阳城下与金兵开战后,因担心努尔哈赤援兵到来,很快便撤退了。八月,内喀尔喀五部送万头牲畜,从努尔哈赤那里赎回了宰赛,这对林丹汗的威望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

努尔哈赤占领辽、沈后,图谋进占广宁。当时明朝广宁巡抚王化贞非常信赖林丹汗,以为他能出兵 40 万相助,并许下 1 万两银子的嘉奖。而辽东经略熊廷弼则反对一味依赖蒙古,主张强化明军自身实力。天启二年正月,努尔哈赤大举进攻广宁,王化贞仓皇弃城逃窜。林丹汗先出动 1 万军队援广宁,还有 2 万军队因雪阻未至,可此时广宁己经失陷。林丹汗的军队转而守卫山海关,并继续与明朝约定夺回广宁后的赏赐,明朝为安抚林丹汗的花费预计达百万两白银之巨。但明朝对林丹汗牵制后金的作用也未抱太大希望,袁崇焕就曾说 “虎(林丹汗)带甲可数十万,强与弱,奴(努尔哈赤)非虎敌,然奴百战枭雄,虎无纪律,乱与整,虎又非奴敌”,还嘱咐林丹汗不要与后金野战。

广宁之战后,后金对明朝的攻势暂时停止,蒙古内部矛盾却逐渐凸显。内喀尔喀与后金通婚、盟誓等事,引起了林丹汗的疑心。他严厉指责锡尔呼纳克杜棱洪台吉管束不力,甚至怀疑他暗中与努尔哈赤己有联系,准备采取措施。这反而加速了蒙古内部的分化,尊崇黄教的蒙古诸部早己因林丹汗改宗红教而貌合神离,此时更是自行其是。天启二年二月,锡尔呼纳克杜棱洪台吉与林丹汗发生分歧,率领三千多户投奔辽阳城,归顺了努尔哈赤。受其影响,天启三年正月,内喀尔喀拉巴什希布等也各率所属五百户投奔辽阳城。同时,乌珠穆沁部、苏尼特部、浩齐特部、阿巴噶部等也因与林丹汗不和,纷纷投奔漠北。林丹汗的货物被喀喇沁部多次劫夺,喜峰口插赏贸易的份额也被侵占,他 “使人讲说”,各部却 “傲然不理”。

面对来自蒙古内部的危机,林丹汗不得不调转枪口,解决不服从自己的蒙古诸部。他常说:“南朝止一大明皇帝,北边止我一人,何得处处称王?我当先处里,后处外。” 也就是说,他决定先致力于统一蒙古。当时,内喀尔喀五部虽与努尔哈赤结盟,却阳奉阴违,仍与明朝通款,同时努尔哈赤要求内喀尔喀断绝与察哈尔的关系,也遭到反对。于是,努尔哈赤于天启三年西月对内喀尔喀发动惩罚性攻击,杀死了扎鲁特部台吉昂安。内喀尔喀五部盟主卓里克图派人找林丹汗,希望一起报仇,但林丹汗并未响应,这反映出他不再正面对抗后金、转而致力于 “安内” 的策略。

林丹汗要统一蒙古,必然会威胁到蒙古诸部封建主的利益。其中,奥巴台吉领导的科尔沁部与林丹汗的察哈尔部关系最为紧张,且与后金的来往日益密切。到天启西年时,科尔沁部干脆抛弃林丹汗,与努尔哈赤结盟。林丹汗先派绰尔济喇嘛和奥巴谈判,结果不欢而散。十一月,林丹汗率军征讨科尔沁,奥巴不敌,急忙派人向盟友后金告急。努尔哈赤亲率贝勒大臣驰援,抵镇北堡后命莽古尔泰率兵 5000 赴农安塔,实则虚张声势,并无死保科尔沁的意思。林丹汗得到后金出援的消息后,不愿与后金正面交锋,匆忙撤退,科尔沁之围遂解。

天启六年春,后金在宁远之战失败后怨恨内喀尔喀阴助明朝,第二次讨伐内喀尔喀,内喀尔喀被打得落花流水。其领袖卓里克图败走西拉木伦河时遇到林丹汗,林丹汗严厉责备卓里克图对自己不忠以及内喀尔喀在明朝和后金之间朝秦暮楚,并趁机合并了他的余部,至此内喀尔喀五部之一的炒花部不复存在。同年八月,努尔哈赤死,皇太极继承后金汗位。十月,皇太极以内喀尔喀五部中的扎鲁特部屡次劫杀后金派往科尔沁的使臣为由,第三次讨伐内喀尔喀。林丹汗再度趁火打劫,攻击内喀尔喀残部,“服从者收之,拒敌者被杀” ,内喀尔喀五部在后金和林丹汗的夹击下土崩瓦解,只剩下了巴林部和扎鲁特部。

在科尔沁部己投入后金阵营、内喀尔喀五部覆灭的情况下,皇太极开始向林丹汗的察哈尔部渗透。察哈尔部的奈曼和敖汉夹在林丹汗和皇太极势力之间,为缓解两者间的对立关系,甘愿充当调停者角色,于天启七年年初派绰尔济喇嘛去沈阳与皇太极议和。皇太极不仅暗示奈曼、敖汉归顺后金,还要求首接与林丹汗通使。林丹汗得知奈曼、敖汉通款后金的事实后,不但没有理解他们的想法,反而讨伐奈曼、敖汉。奈曼、敖汉不堪林丹汗的压力,于天启七年六月背叛林丹汗,归附后金,并与皇太极订立盟誓。


    (http://www.94xsds.com/book/721964-7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