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胡萝卜加大棒2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9章 胡萝卜加大棒2

 

“另一方面,命曹文诏率军入陕,征讨那些冥顽不灵、拒不归降的乱民,以儆效尤。如此剿抚并用,方能标本兼治,彻底解决西北流民问题。” 朱振明加重了语气,表明了对叛乱流民绝不姑息的态度。

此言一出,朝堂上瞬间安静下来,大臣们面面相觑。有的大臣微微点头,暗自认可皇帝的决策,深知西北局势复杂,单一手段难以奏效;有的则面露担忧,小声议论着此次行动的难度与风险。但见皇帝心意己决,众人也不敢贸然反对,纷纷跪地领旨。

朱振明之所以如此安排,是深刻吸取了历史上杨鹤招抚失败的惨痛教训。回溯往昔,杨鹤在崇祯帝的任命下,肩负起招抚西北流民的重任。杨鹤此人,心怀悲悯,深知流民大多是被天灾逼迫的无辜百姓,本想以温和的招抚之策,让流民重归安宁,恢复生产。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当时,朝廷财力匮乏,所能调配给西北的救灾物资少得可怜。杨鹤满怀期望地招抚流民,可面对数十万嗷嗷待哺的百姓,那点物资不过是杯水车薪。流民们被饥饿与困苦折磨得丧失理智,领到手的微薄救济根本无法维持生计。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下,他们无奈之下,只得再次举起反叛的大旗,重操抢掠旧业。杨鹤的招抚计划,就这样在物资匮乏的困境中彻底破产,不仅没能解决流民问题,反而使得局势愈发严峻,西北大地陷入更深的动荡之中。

朱振明绝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这一世,他手中有了查抄阉党所得的财富作为底气。为了筹备充足的救灾物资,他可谓煞费苦心。

粮食方面,各地紧急征调的粟米、糙米共计三十万石。为了保证粮食的质量与安全,每一粒粮食都经过严格筛选。征调的粮食从西面八方汇聚,被运送到专门的仓储地,再由经验丰富的仓管人员仔细查验,确保无霉变、无虫蛀。随后,这些粮食被满满当当地装在一辆辆特制的大粮车上。每辆粮车都由两匹膘肥体壮的辕马拉动,车身用厚实的木板打造,底部还铺了防潮的毡布,防止粮食受潮。为了防止粮食被盗,粮车都配有特制的锁具,钥匙由专人保管。粮食之外,还有五万石豆类。豆类耐储存,营养丰富,在灾荒年间,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资。这些豆类被装进特制的麻包,麻包上都印有 “西北救灾” 的字样,方便辨认与管理。为了保证马匹的体力,随军还押运了一万石草料。这些草料被仔细打包,每包都扎得结结实实,由专门的车队负责运输。车队中有经验丰富的马夫,时刻关注着马匹的状况,确保在长途跋涉中马匹能有充足的饲料。

衣物方面,京城以及周边各州府紧急赶制了二十万套棉衣裤。在那寒冷的西北冬日,保暖衣物是流民们急需的物资。朱振明亲自下令,要求棉衣填充厚实的棉花,每一件棉衣都要经过层层检查,确保棉花填充均匀,没有薄厚不均的情况。棉衣的布料选用耐磨且保暖性好的粗布,裤子则采用更加结实耐用的材料,便于流民劳作与迁徙。同时,还有十万床棉被。棉被的被面虽然没有华丽的图案,但每一针每一线都缝得结结实实。这些棉被承载着朝廷对百姓的关怀,被整齐地码放在特制的车厢里,由专门的护卫队看守。

药品亦是重中之重。朱振明调集了大量治疗伤寒、疟疾、痢疾等疫病的药材。在灾荒时期,疫病极易爆发,一旦蔓延,后果不堪设想。各类草药被精心挑选、晾晒、打包,成药则被装在特制的药箱里。随行的还有数十名经验丰富的郎中,他们带着针灸铜人、药碾子等器具,准备随时为受伤、生病的流民诊治。为了预防疫病的爆发,还专门准备了大量的石灰、雄黄等防疫物资。石灰被装在大桶里,雄黄则用特制的陶罐密封保存,用来消毒、驱虫,为流民们营造一个相对安全卫生的环境。

此外,还有农具一万套,包括锄头、铁锹、镰刀等。这些农具都是流民恢复生产所急需的工具。朱振明特意命工匠们打造了一批质量上乘、坚固耐用的农具。每一件农具在出厂前都经过严格检验,确保在繁重的劳作中不易损坏。各类种子数千石,有耐旱的小麦种子、适应性强的玉米种子,还有能快速收获的土豆种子。这些种子被装在密封的布袋里,标注好品种与播种注意事项,期望能帮助流民在灾后尽快开垦荒地,恢复农业生产。

另外还安排了二十万两白银,方便孙承宗在救灾过程中灵活调配,用于购买急需物资,以及剿灭拒不投降的流民。这些白银被分成若干份,分别装在特制的箱子里,由重兵看守。

运输这些物资的队伍浩浩荡荡,绵延数里。护卫方面,除了三千关宁精锐骑兵与五千上首卫精锐步兵负责护卫,还有数千名经验丰富的民夫参与运输。关宁骑兵,个个骑术精湛,他们身着轻便却坚固的铠甲,手持长刀与强弩,随时准备应对突况。上首卫步兵,纪律严明,身披厚重的铠甲,手持长枪与盾牌,组成严密的防线。他们经过严格的训练,无论是在山地还是平原,都能迅速布防。每十辆粮车就配备一辆护卫车,车上架着强弩,弩箭锋利,射程远。护卫车上还有经验丰富的弩手,时刻警惕着西周的动静。

民夫们或是赶着马车,或是肩挑背扛,小心翼翼地将物资运往陕西。出发前,曹文诏亲自巡视物资车队,他身着一身威风凛凛的铠甲,腰间佩着锋利的长刀,眼神坚定而锐利。他仔细检查每一辆马车的装载情况,确保物资捆绑牢固,不会在长途运输中散落。看着堆积如山的物资,曹文诏深知责任重大,他对着全体将士和民夫高声说道:“这些物资,是西北百姓的救命稻草,关乎我大明社稷安危。吾等务必以性命相护,确保一草一木都能安全抵达陕西!” 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在队伍中回荡。众人齐声响应,士气高昂,声浪震得地面都微微颤动。

随后,在曹文诏的一声令下,运输队伍缓缓启动,车轮滚滚,马蹄哒哒,扬起漫天尘土。队伍向着陕西进发,那片饱经苦难的土地正等待着他们的救援,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物资押运征程就此开启 。


    (http://www.94xsds.com/book/721964-2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