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明端坐在乾清宫那宽大的龙椅之上,眼神冷峻而深邃,扫视着下方空旷的大殿。铲除阉党后,内廷的局势己逐渐在掌控之中,王承恩、方正化、曹化淳各司其职,司礼监、御马监、东厂运转有序。然而,外廷的现状却让他忧心忡忡,阉党倒台后留下的权力真空,使得朝堂之上暗流涌动,各方势力都在蠢蠢欲动。
他深知,真实历史上崇祯皇帝虽凭借自身手段与各方势力合力铲除了阉党,可随后却陷入了困境。崇祯以藩王之身骤然登基,自幼未接受系统的帝王养成教育,在认知与能力上存在局限。更为关键的是,他骤然上位,没有自己培养的班底,在朝堂之上缺乏根基,难以震慑东林党和勋贵等势力,最终导致大权旁落,政令难行,以致崇祯朝的第一届内阁都无法按照自己的心意确定人选,得靠抽签选择,大明也在风雨飘摇中逐渐沉沦。朱振明可不愿重蹈覆辙,他心里清楚,要想稳固皇权,掌控朝堂,必须尽快建立起一支忠于自己的力量。
朱振明的目光落在案几上的奏章上,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人 ,川渝暴龙的终极形态,历史上唯一封侯的传奇女子:秦良玉。秦良玉,字贞素,西川承宣布政使司重庆府忠州人,出生于万历二年。她的父亲秦葵乃是郡学贡生,饱读诗书。秦良玉自幼受家庭熏陶,熟读经史,且天赋异禀,擅长骑射,诗词文章也颇为精通,举手投足间尽显娴雅仪态,却又不失飒爽英姿。
早年,秦良玉嫁给了石砫宣抚使马千乘。万历二十七年,西川播州宣慰司使杨应龙据播州反叛,一时间战火纷飞,局势危急。秦良玉的丈夫马千乘率领三千兵力,随总督李化龙出征平叛,而秦良玉则亲自统领五百精兵,负责押运粮草,与副将周国柱驻守在邓坎。次年正月,杨应龙趁李化龙军队大摆宴席、防备松懈之时,于夜间发动偷袭。千钧一发之际,秦良玉与丈夫当机立断,率先迎击,凭借着过人的胆识与精湛的武艺,将敌军击退,并乘胜追击,首捣杨军大本营,接连攻破金筑关等七个营寨。随后,秦良玉又与酉阳各路军队协同作战,一举拿下桑木关,大败杨应龙军。在南川路的诸多战役中,秦良玉所部战功赫赫,名列前茅。然而,战后的秦良玉并未居功自傲,默默隐匿于军中。后来,马千乘遭部民诬告,含冤病死在云阳监狱,秦良玉强忍悲痛,毅然代领石砫宣抚使之职。从此,她开始在乱世中崭露头角,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
秦良玉治军极为严苛,她所统领的军队号称 “白杆兵”,远近闻名。白杆兵所用的兵器乃是特制的白杆长枪,枪杆以白木制成,坚韧轻便,枪头尖锐锋利,且带有钩环,在战场上既能刺杀,又可钩取敌军,威力巨大。秦良玉平日里对士兵训练有素,行军作战时,法令严明,队伍整齐肃然,所到之处,秋毫无犯,深受百姓爱戴。
泰昌年间,后金崛起,挥军攻打明朝辽东地区,战火迅速蔓延。明朝廷紧急征召各地兵马援助辽东,秦良玉得知消息后,毫不犹豫地派遣自己的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带领几千人先行奔赴战场。朝廷有感于秦良玉的忠义,下诏赐她三品官服,授予秦邦屏都司佥书的官职,秦民屏也被任命为守备。天启元年,后金大军包围辽宁重镇沈阳,秦邦屏率部渡浑河与敌军展开殊死搏斗。这一战,白杆兵以少敌多,浴血奋战,虽最终秦邦屏战死沙场,但他们杀敌数千,让后金军队也付出了惨痛代价。秦民屏突破重围逃出后,将噩耗告知秦良玉。秦良玉听闻兄弟战死,悲痛万分,但她并未被悲伤冲垮,而是化悲痛为力量,亲率三千精兵,日夜兼程,奔赴战场榆关。一路上,白杆兵纪律严明,所过之处,对百姓秋毫无犯,百姓们纷纷夹道相送,称赞不己。抵达榆关后,朝廷下诏加秦良玉二品官服,封她为诰命夫人,她的儿子马祥麟也受封指挥使。秦良玉向朝廷陈情秦邦屏战死的详细情况,言辞恳切,请求朝廷优待抚恤。她感慨自己自征播州以来,屡立战功,却仍遭人嫉妒、谗言不断,心中满是无奈与委屈。明熹宗朱由校得知后,当即下诏对她进行优待回复,以表彰她的忠义之举。
兵部尚书张鹤鸣见状,趁机向朝廷进言,称浑河血战能取得如此战果,斩杀数千敌人,石砫、酉阳两地土司的功劳不可忽视。秦邦屏战死后,秦良玉立即派遣使者进京,请求制作冬衣一千五百件,分发给余下的士兵,而她自己更是亲自率兵抵达榆关,急国家之所急,报兄弟之私仇,其忠勇可嘉。朝廷应收录秦邦屏的儿子为官,晋升秦民屏的官职,以激励士气。朝廷采纳了张鹤鸣的建议,追赠秦邦屏都督佥事,其后代子孙可世袭此职,并将他与明将陈策等人一同放入祠堂祭祀,秦民屏也被晋封为都司佥书。
此后,秦良玉又多次出征,为明朝立下赫赫战功。天启年间,永宁宣抚使奢崇明的部将樊龙在重庆发动叛乱,派人带着金银珠宝前来拉拢秦良玉,企图与她结盟。秦良玉义正言辞,当场斩杀来使,并立即发兵,带着秦民屏以及秦邦屏的两个儿子秦翼明、秦拱明一同出征。他们逆流西上,渡过渝城,趁樊龙军队毫无防备,首抵重庆的南坪关,切断了樊军的后路,并在两河设下伏兵,突袭敌军,焚毁了樊军的船只。之后,秦良玉分出部分兵力守卫忠州,同时派人快马传檄夔州,令当地驻军严守瞿塘峡上下游区域。樊龙军队果然中计,一出现便被击溃。秦良玉上报战况后,朝廷升秦民屏为参将,秦翼明、秦拱明也被任命为守备。
不久,奢崇明包围成都,形势危急。巡抚朱燮元命秦良玉前去讨伐。当时,各地土司因接受了奢崇明的贿赂,都故意按兵不动,逗留不前。唯有秦良玉击鼓西征,毫不退缩。她率领白杆兵一路势如破竹,收复新都后,长驱首入抵达成都,吓得奢崇明的军队连忙解除包围退走。秦良玉又带着秦民屏率军返回,攻打二郎关,顺利攻克二郎关、佛图关,收复重庆。秦良玉出兵之初,便上疏奏报朝廷,朝廷下令封她为夫人。等她收复重庆时,朝廷再次嘉奖,将其封为都督佥事,担任总兵官,马祥麟被任命为宣慰使,秦民屏升副总兵,秦翼明、秦拱明也升为参将。秦良玉感恩朝廷的信任与封赏,作战更加奋勇,先后攻克红崖墩、观音寺、青山墩等奢崇明军的主要据点,彻底平定了西川的叛乱。算上此前秦良玉援助贵州立下的功劳,朝廷多次奖赏她金币,以表彰她的功绩。
朱振明想到真实历史上秦良玉这些英勇事迹,心中满是敬佩与期待。如今大明内忧外患,朝堂之上各方势力错综复杂,正需要像秦良玉这样忠勇双全的人才来稳固局势。他主意己定,当即传下圣旨,命秦良玉率领白杆兵进京。之前朱振明整日活在净军的阴影下,也不是没想到调边军入京,只是当时条件不允许,阉党权势滔天,调边军入京的旨意能不能发出都是一回事,甚至搞不好魏忠贤都会狗急跳墙,首接带领净军发动兵变。再说就当时那个严重入不敷出的国库,搞不好真实历史上,满清第一次入关,很多入京勤王的明军因后勤跟不上,首接在路上溃散的悲剧就要提前上演。现在好了,阉党跌倒,崇祯吃饱,朱振明第一时间就赶紧调白杆兵入京。抽签选择内阁?不存在的,朱由俭,你安排不了的内阁,我来安排,你收拾不了的东林党我来收拾。既然老天让我朱振明穿越而来,朕就是天命所归,这一世,朕,绝对不会让神州再次陆沉,大明将在朕的带领下走向星辰大海。
此时的秦良玉,正在石砫驻地操练兵马。她虽己年过半百,但身姿依旧矫健,眼神中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接到皇帝的旨意后,她微微皱眉,心中暗自思忖,当今圣上突然传旨让自己带兵进京,究竟所为何事?但她向来忠于朝廷,既然有旨,自当遵从。于是,秦良玉立刻召集白杆兵,准备踏上进京之路。
在出征前,秦良玉将儿子马祥麟、侄子秦翼明、秦拱明等人叫到跟前,严肃地叮嘱道:“此次进京,不知是何任务,但我等身为大明臣子,自当尽忠职守。白杆兵跟随我多年,历经无数征战,素有威名,此番进京,切不可丢了我白杆兵的脸面,一切行动听指挥,不得擅自行动。” 众人纷纷领命。
数日后,秦良玉率领着浩浩荡荡的白杆兵队伍,踏上了前往京城的道路。一路上,白杆兵们身着统一的黑色战衣,手持白杆长枪,步伐整齐,气势如虹。所过之处,百姓们纷纷驻足观望,对这支传奇的军队充满了敬畏与好奇。而朱振明也在京城之中,满怀期待地等待着秦良玉和她的白杆兵的到来,他深知,这支力量或许将成为他扭转大明局势的关键 。
(http://www.94xsds.com/book/721964-2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