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内烛火摇曳,朱振明扫视着阶下群臣,目光如炬。案头摊开的《大明会典》上,“武举” 二字被朱砂重重圈画,在烛火映照下泛着刺目的红光。
“朕意己决,开武举殿试,改革武科取士之法。”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惊得檐角铜铃叮咚作响。
殿内瞬间炸开了锅,如同热油泼进冷水。定国公徐允祯率先出列,蟒袍玉带在烛光下泛着冷光:“陛下!我大明二百余年,靠世袭荫封、行伍拔擢、大臣荐举,一样能选出良将!洪武爷设卫所学堂,永乐爷五征漠北,何时用过武举殿试?正德年开武举,结果刘瑾那阉党卖官鬻爵;嘉靖朝定武科,权贵子弟冒名顶替成风,最后还不是沦为笑柄?”
徐允祯的话如同一颗重磅炸弹,殿内响起一片附和声。朱振明握紧了龙椅扶手,穿越前他就知道,这些勋贵最害怕打破世袭的铁饭碗。
兵部尚书李邦华却拱手道:“陛下,自万历末年以来,武举录取人数激增,可如今还有三百多武进士赋闲在家。若再开殿试,只怕……”
“为何不早奏?” 朱振明猛地拍案,震得案上奏折纷飞,“上首卫整顿、京营整编,正缺能征善战之将,你们却将人才束之高阁?”
李邦华面色惨白,额角沁出冷汗:“陛下有所不知,魏忠贤专权时,武举沦为阉党安插爪牙的工具。天启二年的武状元陈友谅,不过是魏忠贤的侄孙!这些年选上来的,十有八九是酒囊饭袋,真正有本事的……”
“阉党己除!” 朱振明霍然起身,龙袍扫落了案上的镇纸,“朕要的就是革除积弊!难道要等建奴的铁骑踏破山海关,你们才想起武将的重要?”
殿内陷入短暂的死寂,唯有烛芯爆裂的噼啪声格外刺耳。见皇帝铁了心要改革武举,兵部侍郎梁廷栋甚至想到长期以来文贵武戝的局面有可能要被打破,急忙出列,官服因激动而微微发颤:“陛下!武人目不识丁,满嘴粗话,就算考中了又如何?让他们上金銮殿面圣,岂不是有失体统?武人粗鄙,何必殿试?”
这句话如同一把利刃,瞬间划破了紧绷的气氛。乾清宫内响起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几个大臣惊恐地捂住了嘴。
朱振明的瞳孔骤然收缩,眼中腾起熊熊怒火。他缓缓走下丹陛,每一步都像是踏在群臣的心头。当他停在梁廷栋面前时,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压抑。
“你说什么?” 朱振明的声音冰冷得如同腊月的寒风。
梁廷栋这才意识到自己失言,双腿一软跪了下来:“陛下息怒!臣只是……”
“敌视武将,破坏文武之和,该当何罪?” 朱振明猛地转身,对宫中侍卫下令,“拖出去,斩!”
“陛下!” 殿内群臣齐刷刷跪倒,“梁大人一时失言,还请陛下开恩!”
就在这时,礼部官员赵世显突然抬头:“陛下,梁大人所言虽过激,但武人大多目不识丁乃是事实,这也是祖宗定下的规矩……”
“一并斩了!” 朱振明的怒吼震得大殿嗡嗡作响。
殿内鸦雀无声,大臣们浑身颤抖,不敢抬头。
朱振明扫视着噤若寒蝉的群臣,一字一顿地说:“从今日起,武举殿试与文举同规格。”
韩爌纠结良久,不甘心的他还是鼓足勇气说道:“陛下,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真正的良将,莫不是在战场上打出来的,岂有通过考试选择出来的?”
朱振明闻言,转过头,看向韩爌,良久才缓缓说道:“自今日起,武举新增考试刀石,考试内容形成 “弓刀石马步箭”(即开弓、舞刀、掇石、马射、步射)等项目。武艺成绩优异者,可担任总旗、百户、千户等。此外,武举考试还考策试,要求武举考生具备一定的兵法、天文、地理等文化知识。武艺与策试成绩皆优异都,可参加殿试。殿试同样不淘汰,只决定名次,参加殿试者,可担任千户、游击、参将”,朱振明顿了顿,继续大声说道:“成绩特别优异者,副将、副总兵(从二品)亦可!”
众人闻言顿时哗然,“不可!”钱龙锡情急之下,不顾刚刚例梁廷栋二人的子,大声反对。
“有何不可!”
“副总兵位高权重,皇上莫非忘记长平之战,赵括之事乎!”,生死存亡之际,钱龙锡脑袋急速运转,想到了赵括。
赵括!纸上谈兵!朱振明又想到真实历史上,崇祯西年,王来聘成为大明历史上第一个武状元,他被破例授予副总兵的职位(从二品),这是武举及第被授予的最高官阶,对改变重文轻武的旧习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崇祯六年(1633 年),孔有德兵变,占据登州,官兵久攻不下。王来聘身为副总兵,身先士卒,亲自攻城,不幸重伤而亡。他死后,崇祯皇帝深表惋惜,并荫封加爵,在清乾隆年间被赐谥 “忠愍”。好像崇祯皇帝,破例授予其副总兵之职,对他的成长,并不是什么好事。
“并不是说每届武举的状元,都能当副将、副总兵。只有特别优异都,才会破例授予副将、副总兵。”朱振明妥协道。
说完,朱振明的目光落在徐允祯身上,意味深长地说:“定国公,听说你家世子弓马娴熟?朕看就从勋贵子弟开始,带头参加武举!”
徐允祯脸色煞白,好在有梁廷栋二人的例子,还是叩首咬牙道:“臣遵旨!”
“散朝!” 朱振明说完,甩袖而去。
(http://www.94xsds.com/book/721964-10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