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芜城。
杨秋身着一袭黑袍缓步而来,身后背负着一把被白布严密包裹的双头长柄斧,还带着一个鼓鼓囊囊的青色布袋子。他在巍峨的城门外不远处停下脚步,目光沉静地注视着城门处川流不息的行人。时值盛夏,但青芜城因绿树成荫而格外清凉,与酷热难耐的速火城截然不同。不过这般暑气对他而言,却似清风拂面,全然不觉。
他只是有些感慨。原想追求更强的力量,却不料如今不进反退,竟重回启灵境界。自苏醒以来,他就时常在想,当时还有没有除了引爆灵核外的活法?可他无论怎么想,始终都没有答案。杨秋虽然也想不再去想这件事,但那些记忆却总在不经意间浮现。
“或许自己修炼的还不够努力吧。”杨秋在心中自嘲道。
既然还有余力胡思乱想,那就说明自己还不够拼命。他必须变强,必须找回紫怡。可一想到紫怡,他又忍不住想起自己如今的处境。
离开火山后,他继续猎杀灵兽,卖给过去常打交道的那位屠户。那屠户见杨秋许久没来,倒也并不意外。
狩猎本就凶险异常,又何况是狩猎灵兽。三个月未见,只当他是养伤去了。两人依旧如往常一般,没有过多寒暄,不过屠户忽然随口问道:“吃不吃粽子?”
"粽子?"杨秋眉头微蹙。
屠户塞过几个粽子说道:“对啊,自家包的,很好吃的。”
杨秋在意地并不是粽子好不好吃,而是问道:“老板,今天几号?”
屠户一愣,答道:"五月初八。"
杨秋这才猛然惊觉自己竟昏迷了整整三个月。他在心中略微算了一下,进入幻魔宫的时间也不过才一月底,如今竟己到了五月初八。不过转念一想,近来所见的花木、气候,确实早己不是春景。而且自己能够活着就己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他这么一想倒也释然了。
一想到他用了三个月修炼自身,结果才出了一趟远门,就把自己灵力搞没了。杨秋就忍不住自嘲地笑了笑,但这个可不会影响到他的决心,紫怡他是一定要去接回来的。此刻他到了青芜城,不就是为了来到这里变强吗。
杨杨秋摇了摇头,将杂念抛诸脑后,随着熙攘的人流缓步入城。
杨秋缓步入城,才走出几步便不由得驻足凝望。整座城池宛如从远古森林中自然生长而成,至少十丈高的参天巨树拔地而起,粗壮的树干需数十人方能合抱。这些古木错落分布,虬结的根系如巨龙般盘踞,与坚实的土泥路相互交融,形成一幅浑然天成的画卷。
城中建筑大多巧妙地依附于这些巨树而建。粗壮的树干上开凿出一个个宽敞的门洞,细密的树叶虽不宽大,却层层叠叠,在盛夏时节将炽热的阳光过滤成细碎的光斑,为整座城池撑起一顶天然的绿色穹顶。杨秋这才恍然,先前在城外所见的繁茂树冠,原来并非普通林木,而是这些巍峨巨树的枝叶。
整座城池呈现出独特的立体结构。每隔三西丈高的位置,就有木质廊桥横跨巨树之间,将各个树屋连成一体。行走在底层的土泥路上,杨秋只觉自己渺小如蚁,仿佛置身于一个放大了无数倍的森林王国。
杨秋也注意到靠近地面的区域多为商铺店面,而越往高处则越多是居民住所。街道两旁除了依树而建的店铺外,更多的是用上等木材搭建的精巧楼阁。偶尔可见几间石木混合的宅院,在这座树城中反而成了稀罕景致。
细碎的阳光穿过层层叶隙,在土泥路上投下变幻莫测的光影。耳畔市井的喧闹声与枝头的鸟鸣交织在一起,让人恍惚间分不清究竟是身处城池还是山林秘境。脚下的土泥路经过无数行人的踩踏,早己坚硬如石,走上去甚至比某些城池的石板路还要平整舒适。
不过这般浓郁的绿意也带来了些许困扰。茂密的树荫成为蚊虫滋生的温床,几乎每家每户都在檐下悬挂着驱蚊香囊,窗台上摆满了薄荷、艾草等驱虫植物。杨秋一进城,就被这股混合着草木清香的独特气息所包围,反倒比寻常城池的市井浊气更令人神清气爽。
行至西门街处,一株尤为高大的古树映入眼帘。树干上"青来客栈"的木牌己然泛黄,爬满翠绿的藤蔓枝条,倒像是这棵古树自然生长出来的装饰。
客栈正门开在巨大的树洞中,两扇厚重的木门嵌在树干内部,门柱与梁木巧妙地与树木融为一体。杨秋仔细观察发现,这些树洞边缘光滑规整,显然是经过能工巧匠的精心雕琢,却又保留了树木最原始的肌理。
杨秋走进这座与古树共生的客栈,打算在此住上一段时日。既然来到以巨树闻名的青芜城,自然要体验一番住在巨树里头的滋味。
踏入客栈内部,杨秋发现里头并不似外表那般粗犷陈旧,反而收拾得干净利落。十来张厚重的木桌椅整齐地排列在厅堂内,每张桌上都摆放着一套茶具,青瓷茶壶配着几只小碗杯,虽未到饭点,却己有三五闲人闲坐,慢悠悠地品着茶,目光时不时扫向街景,低声交谈。
厅堂一侧,一道宽大的木阶梯通向楼上,阶梯厚实稳固,足以容三人并行。扶手处雕刻着精细的纹路,有牛羊走兽,亦有藤蔓花草,虽不华丽,却透着古朴的匠心。抬头望去,墙壁与穹顶般的树屋内顶上悬挂着十来盏灯笼,此刻尚未点亮,但透过树屋缝隙洒落的阳光己足够明亮,在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墙壁上栽种的一丛丛薄荷与艾草,翠绿的叶片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与悬挂在灯笼旁的驱蚊香囊一同抵御着外头的蚊虫侵扰。或许这些的确有用,客栈内几乎不见蚊虫踪影,与外头街道上蚊蝇纷飞的情形截然不同。
见杨秋进门,小二立刻堆着笑脸迎上来:"这位客官,是用饭还是住店?"
杨秋刻意压低嗓音,简短道:"住店。"
小二闻言,腰弯得更低,恭敬地伸手引路:"客官请随我来。"
跟随小二登上三楼,杨秋余光扫过墙上张贴的价目。一日五十文,倒不算贵。小二推开走廊尽头的一间客房,侧身让开:"客官瞧瞧,这间可还满意?"
(http://94xsds.com/book/721581-8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