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夫子比试1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32章 夫子比试1

 

第332章 夫子比试1

赛场上你来我往,诗词如流水般倾泻而出。

看台上的村民们目不暇接,脑袋随着选手们的回答左右转动,不一会儿就晕头转向。

“我的乖乖,这几个孩子这么厉害?原来有这么多带花的诗词呢?我居然不知道。”一位婶子扶着额头,满脸惊叹。

旁边的婶子笑着打趣道:“你这老婆子才读了几天书认识几个字啊?这几个孩子可是学堂最厉害的呢,会得多可不正常?”

“哎,你们发现没?咱们左手边这一队好像有个姑娘。这姑娘是个什么来头?”

“看到了,我听说啊……”

窃窃私语声中,夹杂着对比赛的惊叹和对选手的好奇。

随着比赛的进行,张初筵队的优势逐渐显现。“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

张初筵说完,目光如炬地看向对面,眼神中带着一丝挑衅。

而张招娣这边,孩子们额头的汗水不断滚落,眼神中的自信渐渐被焦虑取代。

他们没想到对方的诗词储备如此丰富,甚至还能即兴作诗,赢得了几位夫子的频频点头。

“现在开始倒数五个数,若是还回答不上来,对方获胜。五……四……二……一……”

顾嘉月的声音如同宣判,张招娣等人脸色苍白,满心懊悔与不甘。

“第一题宋栖泉的队伍获胜。咱们开始第二题。请说出带有‘雨’的诗词。”

其实这些题目对于熟读诗书的学子来说并不算难,但张招娣他们入学时间短,知识储备不足的劣势暴露无遗。尽管有顾黄安这个“学霸”,但面对对方三人的轮番“轰炸”,失败似乎早已注定。

比赛结束,张招娣眼眶通红,声音哽咽:“对不起夫子,我们有负所托!”

她的心中满是愧疚,觉得辜负了苏驻星的期望。

苏驻星张了张嘴,原本想好的责骂却卡在喉咙里说不出来。

看着孩子们沮丧的表情,想起他们在赛场上的精彩表现,特别是张招娣和孟子琪临场发挥所作的诗,他心中满是骄傲。

要知道,这些孩子才读了两个月书啊!能做到今天这一步已经很不错了。

若是在外面,一定会被夸一句天才!

“哼!知道自己的不足下去就多练!滚下来,你们给我好好看着,看看我怎么虐宋栖泉!”

阳光斜斜地洒在蹴鞠场,将青砖照得发烫,却压不住场中骤然绷紧的气氛。

随着顾嘉月一声令下,第二场比赛正式拉开帷幕,这一场的主角不再是稚气未脱的学子,而是肩负着带队重任的两位夫子。

顾嘉月目光扫过场下屏息凝神的众人,朱唇轻启:“对于学子需要考教他们的学识,对于领队,不光要考教学识还要考教他们的领导能力。”

她微微顿住,眼角余光瞥见苏驻星挺直的脊背,宋栖泉着衣角的手,继续道:“毕竟这么多孩子呢,要是带出去没有安排好,出个什么意外怎么办?再说了,我们只是一所新学堂,若想在其他学堂面前拔得头筹,那就得看领队的派兵布阵的能力了。”

话音落地,看台上的村民们交头接耳的声音戛然而止,连风掠过旗杆上的铜铃,都显得小心翼翼。

本来就十分看重这场比赛的苏驻星河宋栖泉二人更加的严阵以待起来。

“我们先开始第一场比赛,文学积累,你们是夫子,是秀才,考试难度自然要加大。”顾嘉月故意拖长尾音,“咱们就考七步成诗怎样?”

苏驻星瞪圆了眼睛,喉结上下滚动,仿佛吞下一整块石头。

宋栖泉则拧着眉,食指无意识地在掌心画圈,墨色的长衫被冷汗浸出深色的痕迹。

“这……这不是刁难人吗?”人群中有人小声嘀咕。

七步成诗,那可是曹子建才有的惊世之才,即便放在文坛,能从容应对的也是凤毛麟角。

可顾嘉月神色淡然,似是没听见议论,抬手示意:“没意见?那比赛开始吧。第一题,由杜夫子现场抽取吧。”

雕花檀木箱被抬上高台,箱盖打开的瞬间,几片纸卷在风中轻颤,仿佛带着千年的墨香。

杜夫子清了清嗓子,枯瘦的手指探入箱中,捏出一张纸缓缓展开,苍劲的“雪”字跃入眼帘。

苏驻星紧绷的肩膀突然松弛下来,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宋栖泉也长舒一口气,眼角的细纹都舒展了些。

雪,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他们闭着眼都能吟出十首八首。

二人几乎同时抬脚,步伐轻快如踏云,七步未数完,已稳稳站在桌案前。

狼毫蘸墨,宣纸铺展,墨汁在笔下化作朵朵琼花,沙沙的书写声交织成曲。

这场比赛的规则设计的十分公平,第一步比速度,看谁先搁笔;第二步比质量,由没有参加比赛的夫子打分。

顾嘉月手持沙漏,细沙簌簌落下,将时间凝固成看得见的刻度。

第一题完成,顾嘉月立马从箱子里抽出第二个题目。

第二题“月”。

这同样是一个简单的命题。二人势均力敌,交卷时间相差不过眨眼,惹得看台上的村民时而屏息,时而叹息。

第三题,由桃花村的村长抽取。

当村长布满老茧的手抽出第三题“断鸿”时,秋风忽然卷着枯叶掠过赛场,发出呜咽般的声响。

苏驻星的瞳孔猛地收缩,握着笔的手微微发颤。;

宋栖泉则盯着那两个字,仿佛看见天边那只迷途的孤雁。

断鸿,不仅是一只离群的雁,更是漂泊、孤寂的象征,而这两位养尊处优的年轻秀才,从未真正体会过这般蚀骨的孤独。

苏驻星迈出第一步时,像是踩在棉花上,脚步虚浮;宋栖泉的步伐也不再从容,每一步都像是在丈量自己与诗意的距离。

好不容易走到桌前,两人的笔尖悬在纸面,迟迟不肯落下。

阳光将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在宣纸上投下颤抖的光斑。

不知过了多久,“啪”的一声,宋栖泉率先搁笔,笔锋在砚台边缘磕出清脆的声响。

顾嘉月拿起他的诗稿,目光扫过字迹,轻声念道:“暮色压云低,寒汀荻影稀。?单翎穿雾去,残唳破烟飞。?羁客怀乡泪,离人折柳枝。?天涯同此恨,冷月照空帷。”

字句如刀,将暮色中孤雁的凄凉勾勒得入木三分。

杜夫子则拿起苏驻星的诗,声音里带着惋惜:“秋风起四方,孤雁独彷徨……”

两阙诗并排摆在案上,如同两军对垒。

苏驻星盯着宋栖泉的诗,嘴唇动了动,最终化作一声叹息。

“苏夫子,这场比赛宋夫子获胜,你可服气?”顾嘉月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苏驻星的头垂得更低,几缕碎发垂在眼前:“服气!”

沙哑的声音里,满是不甘与释然。

顾嘉月见状,走上前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也别灰心,还有第二场呢。”

她在心中暗暗叹气,表面上却依旧维持着山长的威严。

办学不易,既要权衡教学,又要安抚夫子们的情绪,这“端水大师”的角色,着实难演。


    (http://94xsds.com/book/709795-33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