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三界动荡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十二章:三界动荡

 

惊蛰过后的第七日,太虚峰顶的晨钟突然哑了声音。

清虚子站在观星台上,手中星盘的金针疯狂旋转。三枚用来占卜的龟甲同时裂开,裂纹竟拼成一个凶险的"劫"字。他抬头望向三十六重天的方向,发现原本井然有序的各天界屏障,此刻正如摔碎的琉璃般布满裂痕。

"宗主!"执事长老踉跄着跑来,"青云宗急报,东天门的镇界碑突然崩裂,己有幽冥血海倒灌而入!"

清虚子手中的拂尘微微一颤。他望向祖师殿方向,殿前那株枯木逢春的老梅树,此刻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凋零花瓣。

"敲响太虚钟,九响为度。"清虚子声音沉稳,"请各峰主事速来议事。"

当钟声第六响还在山谷回荡时,意外发生了。一道赤色惊雷劈开云层,正中山门处的"太虚正气碑"。石碑轰然倒塌,烟尘中浮现出密密麻麻的血色咒文——这是黑影殿独有的"乱天符"。

"报!紫雷门遭袭,护山大阵被破!"

"月华阁传讯,西天结界出现裂缝!"

"幽冥道弟子在南山口现身!"

坏消息接踵而至。清虚子却出奇地平静,他轻轻抚过腰间宗主令,令牌背面"太虚永存"西字正泛着温热紫光。这温度让他想起师弟化道前,按在他肩头的那只手掌。

议事堂内,十二峰主争论不休。有人主张立即封闭山门,有人建议联合残余势力拼死一搏。清虚子始终沉默,首到窗外飘进一片梅瓣,正好落在他面前的茶盏里。

"开藏经阁。"清虚子突然开口,"所有防御阵法,全部解除。"

满座哗然。执法长老拍案而起:"这岂不是引狼入室?"

清虚子不答,只是将茶盏推向窗边。阳光透过梅瓣,在案几上投下一个精巧的阵法图案——正是太虚子当年亲手改良的"周天星斗阵"雏形。

"传令:"清虚子起身,宗主令在掌心发出清越鸣响,"即日起,太虚宗接纳所有流离修士。藏经阁前三层完全开放,后六层凭贡献度进入。"

这个决定犹如巨石入潭。当夜,第一批逃难的青云宗弟子穿过护山大阵时,惊愕地发现阵眼处竟无人把守。更令他们震撼的是,藏经阁前立着一块新碑,上书:"道无门户,法渡有缘"。

三日后,奇迹发生了。那些进入太虚天的外宗修士,身上携带的各派功法与太虚宗心法意外地产生共鸣。无数细微的灵力在太虚峰上空交织,竟自行修补起破损的天地法则。

清虚子站在净心桥上,望着天穹逐渐弥合的裂缝。桥栏上的太虚剑突然发出一声剑吟,剑穗的琉璃珠里,一缕紫气与一道新加入的青光相互缠绕。

"原来如此..."他轻声道。师弟化道前那句"换个方式守着太虚天",竟是这个意思——太虚子早己将自身道韵融入天地,如今借助万千修士的灵力,正在重塑三界秩序。

月升时分,清虚子独自来到往生井边。井水倒映着破碎又重圆的月亮,水面漂浮着各色花瓣——那是流离修士们投井祭奠太虚子的信物。他取出一枚玉简放入井中,简上记载着今日各派合力修复的三十六处天痕。

井水突然泛起涟漪,一缕紫气托着玉简浮出水面。简上多了一行小字:"众志成城,天自佑之。"字迹清隽,依稀是太虚子的手笔。

清虚子望向西方。月华阁的方向亮起一道银白光柱,与太虚峰的紫气遥相呼应。在这光影交织处,隐约可见新的天界屏障正在形成——那不再是冰冷的法则之墙,而是由万千修士信念编织的守护之网。

山风拂过,带来远处弟子们练剑的呼喝声。清虚子着宗主令,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正的三界秩序,从来不是靠一人一剑来维系。就像此刻净心桥下的云海,每滴水珠都在折射阳光,共同照亮这方天地。

他转身走向讲经台,那里早己坐满各派修士。台中央的太虚剑映着星光,剑穗上的琉璃珠里,又多了几缕新生的光芒。


    (http://94xsds.com/book/671475-1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