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动员大会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9章 动员大会

 

清晨的阳光带着初秋特有的清冽,穿透101宿舍的窗棂,在地板上投下斜长的光斑。

林恒顶着他那醒目的圆寸,正对着墙上那面小圆镜龇牙咧嘴,试图用发蜡挽救他那“玉树临风”的形象,最终颓然放弃:“算了,黑就黑吧,健康色!”

林州在一旁做着拉伸,黝黑的肌肉线条流畅,闻言嗤笑一声:“你这‘健康色’再配个金链子,出门真能唬人。”

“滚蛋!”林恒作势要踹他。

苏伟恒推了推眼镜,从书桌前抬起头,看着刚洗漱完推门进来的萧恪:“萧哥,老班刚在群里发了通知,十点班会,下午三点全校高三动员大会,剩下的时间自行安排。”

萧恪擦着湿漉漉的头发,点点头:“嗯,看到了。”

上午十点整,高三(一)班教室。

原本略显喧闹的教室在班主任陈冰踏入的瞬间安静下来。

他依旧是那副不苟言笑的模样,但眼神扫过台下时,比以往多了几分沉甸甸的意味。

“同学们,”陈冰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欢迎回来。从今天起,你们正式进入高三,进入高考冲刺的跑道。”

没有多余的寒暄,他首奔主题:“高三意味着什么,我想在座的每一位都心知肚明。它意味着更高的强度,更快的节奏,更大的压力,但也意味着离你们的梦想更近一步。”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台下每一张年轻的脸庞,在萧恪和林婉清身上略微停顿:“火箭班,不是荣誉的标签,而是责任的象征。”

“学校、家长、乃至你们自己,都对你们寄予了最高的期望。这份期望,是动力,也可能是枷锁。如何化压力为动力,是你们高三的第一课。”

“接下来的日子,没有轻松可言。各科进度会加快,习题量会加大,考试会常态化。你们要做好‘脱一层皮’的准备。”

陈冰的语气斩钉截铁,“但同时,也要学会科学安排时间,我不希望看到任何人因为过度疲劳倒在冲刺的路上。”

他拿起讲台上的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两个遒劲的大字:效率、心态。

“高三拼的就是效率和心态。无效的勤奋是浪费时间,脆弱的心态会摧毁一切。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保持稳定、积极、坚韧的心态,比盲目刷题更重要。”

“今天下午三点,学校礼堂,高三动员大会。校长、年级主任都会讲话,给你们鼓劲,也给你们敲警钟。”陈冰放下粉笔,拍了拍手上的灰,“班会就到这里,剩下的时间自行安排。”

陈冰离开后,教室里并未立刻喧闹起来。

林恒凑到萧恪旁边,压低声音:“老班这气场…感觉比工地监工还吓人。”

萧恪正翻看着崭新的物理课本,头也没抬:“怎么,怕了?”

“怕?”林恒梗着脖子,“开什么玩笑!哥们儿可是经历过工地‘淬火’的男人!这点压力,毛毛雨啦!”

午饭时间,食堂人声鼎沸。

101宿舍西人组外加林婉清,好不容易在角落找到位置坐下。

“下午动员大会,估计又是长篇大论。”林州扒拉着餐盘里的米饭,嘟囔道,“校长讲话,年级主任讲话,一套流程下来,耳朵都要起茧子。”

“习惯就好,”苏伟恒推了推眼镜,“每年不都这样?打鸡血嘛,总得有个仪式感。不过今年轮到我们了,感觉……啧,有点不一样。”

林恒夹起一块红烧肉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有啥不一样?不就是换个地方听领导念经?我连工地大会都熬过来了,还怕这个?正好补个午觉。”

萧恪给林婉清夹了块她喜欢的糖醋里脊,接口道:“不一样在于,这次念经的对象,是我们自己了。以前是看戏,现在是主角。”

林婉清轻轻“嗯”了一声,小口吃着菜,若有所思。

下午两点五十分,榕城中学大礼堂。

能容纳上千人的礼堂此刻座无虚席,高三全体学生按班级分区就坐,黑压压一片,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期待、紧张和庄重的气息。

主席台上,校领导、年级主任、各科教研组长正襟危坐。巨大的红色横幅悬挂在舞台上方:“奋战高三,决胜高考,书写青春华章!”

三点整,激昂的进行曲响起,全场肃立。校长走上发言席,环视台下,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礼堂的每一个角落: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为即将踏上人生最重要战场之一的高三学子们,举行高考冲刺动员大会!”

校长回顾了学校历届高考的辉煌成绩,分析了当前的教育形势和竞争压力,话语铿锵有力,充满了鼓舞和鞭策。

“……高三是意志的比拼,是耐力的考验,更是智慧的较量!你们要拿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拿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韧劲!……”

接着是年级主任发言,他详细介绍了高三全年的教学安排、复习策略、考试节点,强调了纪律、效率和心态的重要性,言辞犀利,首指要害。

“……不要幻想有什么捷径!高考,就是一场公平的较量,比的谁更扎实,谁更努力,谁更能坚持!从今天起,收起你们所有的侥幸心理,丢掉所有的拖沓懒散!……”

随后是教师代表发言,一位经验丰富的特级教师,用温和而坚定的语气,代表全体高三教师表达了与学生并肩作战的决心。

“……请同学们放心,我们全体高三老师,将是你们最坚强的后盾!我们将倾尽所能,为你们答疑解惑,保驾护航!……”

整个动员大会持续了近一个小时,台上的发言或慷慨激昂,或语重心长,或朴实真挚。

当大会结束的掌声雷动时,走出礼堂的学生们,脸上的表情各不相同。

林恒瘫在宿舍的椅子上,长长舒了口气:“呼——总算结束了!听得我脑瓜子嗡嗡的。校长那‘黄沙百战’一出来,我差点以为要上战场了。”

苏伟恒正在整理下午发的厚厚一叠高三复习资料和日程表,头也不抬:“本来就是战场。心理战,信息战,体力战。”

林州灌了一大口水:“说那么多干嘛,努力就完事了。”

萧恪坐在书桌前,面前摊开的不是课本,而是一个写满音符和歌词草稿的本子,指尖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节奏。

林恒凑过去看了一眼:“啧,还得是萧神,都这时候了还能兼顾自己的音乐事业。”

萧恪回过神,合上本子,笑了笑:“有感而发。”

......


    (http://94xsds.com/book/658237-12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