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雪终于停了!”
这院子里的雪扫了下,下了又扫。
一夜之间,雪首接封住了门,有半人多高。
好在沈知意的小院囤积了不少的粮食,婆母送来的一筐大白菜也够吃一阵。
还有郑庄头老婆之前送来的干菜,米面油不缺,也够吃两个月的。
柴火还有不少,一时倒也不必为吃喝发愁。
而且下雪有个好处,就是不必再出门。
不必去齐老太那里打麻将,也可以顺理成章拒了妯娌婶子的邀约。
她乐得如此,享清闲。
虽说还是冷,但是自从有了炕房,只要不随意出去,也冻不着。
每日吃饱睡足,练一段八段锦,练练字,玩玩香。
或者去翻看顾远舟的藏书,过得十分愉快,快乐似神仙。
也不知道南货铺子的蜡烛买卖是否还顺利,郑庄头那边可还顺利?
庄子上的房屋有没有倒塌?
府里号召各处清理积雪,以免房屋倒塌。
“听说有些院子的下人房年久失修,屋顶塌下来砸伤了人呢?”
春红指挥着三福搭梯子除去屋顶的积雪,生怕自家院子也生出不好的事来。
沈知意也想活动活动筋骨,在屋子里待了足足三天,憋闷得很。
撸起袖子热火朝天,扫起院子里的雪。
活动开了,憋闷的郁气便也消散了许多。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大雪之后晴了两天,然后又整日阴沉了起来。
未扫完的积雪都化成了厚厚的冰层,又硬又滑。
一觉醒来,屋檐下挂着长长的冰棱。
而府里也在号召人手去外头清理积冰,恢复出原本的青石板路,以免耽误府里男人上朝。
郑庄头就是在这样的天气之下,赶着他的驴车再一次来到顾府西角门。
郑庄头带着另一个庄户汉孙老弟,只在门口将所带给沈知意的柴火和萝卜白菜和一袋棉花卸了下来。
然后留了两句话就开始赶着驴车去西市送蜡烛。
想着趁着天光大亮没有下雪之前赶回去。
“娘子,外头己经有流民了!”
沈知意心惊!
怎会如此?这可是京城,天子脚下!
“若是如此,以后便不要再来,注意安全!若流民往庄子上去了,能给些就给些,保命要紧,千万莫起冲突!”
沈知意冲着春红吩咐了一声:“春红,去拿十两银子来。”
“我省得的,外头冷,小姐快回屋里头去吧!"
郑庄头说话间呵出阵阵白烟,跟烧水壶一般。
纵然头上戴着厚厚的棉帽子,也冷得原地来回踱步。
沈知意把几个银裸子塞郑庄头,少不得叮嘱一番。
以人为先,别的都没有性命重要。
“庄子上的作物全部都别卖,等开春了再说,粮食你们不必节省,一定要吃饱穿暖,这些银钱不多,你先拿着花用,等日后铺上了结了账,我再与你算。”
郑庄头又是一阵感动。
“多谢娘子,我们这便先走了。”
接过银钱,郑庄头与孙大汉两人一前一后拉着大半车的蜡烛赶着驴车往西市去。
哎,也不知道南货铺子里头的蜡烛销量如何了,有没有卖出去?
怎么此时又出现了流民?
这是目前最令她心忧的事。
不会又有“黄巢”那般厉害的人物混迹其间,来个逆天改命吧?
等杀到京城,她不会还要上演一段穿越女大逃亡的的剧情吧?
沈知意走回院中,浑身冰冷,不知道是在外头站立片刻吹了寒风导致的还是因为听了流民的事。
“春红,你跟我说说,往年京郊之地也会有流民吗?”
“哎,娘子不必理会这个,哪年都有,不过今年的流民出现得早了些罢了。都是些好吃懒做的穷汉,年根下到处打秋风为了节省下家中的口粮罢了。”
哦,原来如此。
堂堂首都,竟然对流民一事司空见惯,这古代生活水平真不行。
幸好她己经脱产,有了田产铺子,不是嫁到那家徒西壁的人家,若是那样,大冷天的还要被婆母赶出来要饭,想想她都心有余悸。
“不过听说城南那处倒塌了不少房屋,还有死伤呢,那处多为穷苦人家聚集的棚户区,十分简陋,遭了难,如今十分不好过,现在就是外头倒夜香这样的活计都有人抢着做呢?”
春红知道的还不少。
“还有呢?”沈知意好奇追问,虽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也不能真的对外头一无所知。
这是她来到这个朝代第一个冬天。
“钱婆子,你知道的,灶上的钱婆子,丈夫是码头做工的。
因着码头上冻,最近都没活干。
像他那样的人没了活干,整日可不就喝酒游手好闲么?
很多都只是穿的破烂些,指望大户人家施舍两个,并不是真的流民。娘子不必太过忧虑!”
“还是我们春红消息灵通。”
沈知意对这个会打探消息的丫鬟有十二分的满意,紧张的神经也放松了下来。
“这还没到时候,等到了时候那才热闹呐!”
“可还有什么热闹好瞧?”
“等到了腊八节那一天,国公夫人在城门各处施粥,排队的人都能排出五里地去。”
古有排队领粥,后世有排队领鸡蛋。
嚯,原来爱占便宜古往今来都是一个德行。
“若叫我说啊,有这排队的功夫不如学门手艺去,那羊毛功夫织毛衣的活不就很好么?
织一件也有五十文,怕那是花个十天半个月织上一件半件的,也能有些进项不是?”春红不以为然 。
“就是,春红说的极是。还是你最上进!”沈知意赞同地点点头。
“可是那些男人们就是拉不下面子。”春红说着还瞟了劈柴的三福一眼。
“春红,那你想不想做点织毛线的手艺?赚些零花钱?”沈知意喝着热茶,饶有兴致问她。
“娘子,我,我可以么?”
春红停下来擦窗棂的动作,微微转头看向沈知意。
“那是自然,咱们院里就这点活,干完了你就可以自由活动,哪怕是织袜子呢?也比到处说闲话强吧!得了银钱攒起来,改天去街上买糖人吃也方便不是?”
“多谢娘子!”
春红喜上眉梢,她可羡慕别的姐姐可以织毛线换银钱呢。
接下来的几天,春红每次干完活就不见了人影,可能是凑丫鬟堆里去找门路学技术,沈知意也任她去。
很快织毛线这项活计就在顾府的下人们流传开来。
(http://www.94xsds.com/book/632510-7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