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临行密密缝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7章 临行密密缝

 

春红通禀了库房管事嬷嬷,门被顺利地打开。

沈知意这还是第一次清点自己的嫁妆呢。

库房光线昏暗,大白天的连窗户都关得严丝合缝,屋内的光线并不好,各种箱子堆积,雕花的木盆,木桶堆放在外头。

沈知意稍微顺了顺,然后连同春红一起翻找。

半晌过去,沈知意翻出一大堆的东西,堆到一旁。

让春红去库房管事嬷嬷出报备出库,嬷嬷只是撇了撇嘴,不过仍然在册子上写写画画。

将沈知意要拿走的青花瓷瓶,琉璃杯盏,文房西宝和纸笺,书画,以及妆花织锦布匹两匹,还有最重要的两件灰鼠皮长袄一一登记在册。

沈知在核对确认无误后,盖章了自己私印,然后让春红喊来三福,一起将这些东西抱回了西角门的小院。

她鼓足勇气,带着春红,将从嫁妆堆里翻出来的两件灰鼠皮长袄和一批深色些的绸缎一起抱到何姨娘的院中。

沈知意的原生母亲花重金给她预备了一身貂皮大衣的。

但是她却舍不得拿来改了给顾远舟带走出差,都是皮毛衣裳,灰鼠皮的也是一样保暖。

前世今生两辈子,她还没有穿过貂皮大衣呢。

况且顾远舟身量高大,一身貂皮大衣根本不够,现出街去买,她又舍不得花那个钱。

本来积蓄就不多,再去置办毛皮大衣,岂不是让她雪上加霜?

她也没有蠢到这样,退而求其次,只好翻找出两身灰鼠皮长袄,嫁妆能利用就利用上,放久了便不新鲜了。

自己又不擅长女工,只好劳动何姨娘针线了。

何姨娘见沈知意突然到访,身后的小丫鬟又抱着一个大包袱和一批锦缎,还以为儿媳妇是在自己的小院中闲的无聊,来找自己做针线打发时间。

连忙起身要去给她泡茶拿点心。

“姨娘先不忙。”

沈知意示意春红将包袱和锦缎放在何姨娘小榻旁的案几上。

“我来是有要事要找您商议,夫君不日要北上去军中替圣上押运粮草,眼下马上立冬,我便只好求助姨娘,给夫君做上一身皮毛衣裳,好抵御北方的风雪严寒。”

听了沈知意的话,何姨娘立刻眼睛通红,滴下泪来,手足无措,那茶壶的手开始颤抖:“你说什么,你说远舟,是远舟……”

声音也颤抖,话不成行泪成行,满脸都是惶惶与不安。

竟然没人告诉她冬至日后顾远舟要去军中的消息么?

顾远舟也没同她讲?

可怜的何姨娘,竟还是从她这听到的二手消息。

不会再古代做小妾这么卑微吧?

“姨娘先别激动,押运粮草而己,最迟一月或者是两月年前也就回来了。只是我们现在最要紧的做的就是多备些物资。”

沈知意连忙稳住何姨娘,打断她的悲伤,让她有事可做。

“这两身皮毛长袄,我还没有上过身,劳动母亲按照夫君的身量给他改动一二。”

何姨娘这会立刻拿出帕子将眼泪一擦,去里间翻找出半匹暗纹织锦的深青色布料来。

“姨娘,姨娘,请听我一言,夫君如今职级不高,不可使用这般华美的料子,待我去国公夫人的铺子里走一遭,看看是否有更加结实耐磨的布料,再缝制皮袍的面子吧。里子就用我拿来的布料,余下的再做些别的,你说呢?”

何姨娘连连点头称是。

思维完全被沈知意带着跑,自始至终也没有多问一句,为何沈知意要让自己来改顾远舟穿的皮袄子?

这是一个正宗的古代人,几乎说是没什么心眼子。

耳根子软,也不太有自己的思想的一个传统女子。

不知道这样的软弱女子是如何在那佛口蛇心的王氏跟前先生下的庶长子的,估计一定是非常得她的夫君宠爱吧。

沈知意看着何姨娘话落间己经手拿剪子,开始麻利地拆解她的两身皮袄。

便起身告辞,借口还需要去置办其他的物件儿,带着春红从小院中离开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恐怕此刻何姨娘的心情也是五味杂陈吧。

至少人家还有一手精湛的女工技艺在身,而且生得美艳,得五品官老公的宠爱,比自己强上不少。

怎么还同情起她来了,沈知意一边走一边自嘲。

沈知意带着春红回到小院拿了不少银两,提着提篮,锁上院门带着三福和春红两个首冲利民超市而去。

逛遍了整个男装区,她并没有找到适合男子穿的羊毛衫,羊毛裤。

男子的成衣去与外头铺子差不多,不过款式更加简洁,省布料,省工,连刺绣都少,购买的人也不是很多。

看来国公夫人的美名也只在女子中流传啊,才推出了那么的新款与改良衣袍。

时人守旧守规矩,想来也是正常。

接受新鲜事物得有个过程才对。

沈知意转了两圈还是一无所获,来到女装区。

问了问女伙计才得知,要想购买男款的羊毛衫,需要去国公府的工坊定制,那里有巧手的织造娘子,根据客人的身量来织。

“那这毛线呢?是否有卖的?”

沈知意问了,织坊的手工加工费可不便宜,更要命的是就算她出钱,时间也来不及,交货期要整整一个月之久。

时间上来不及了。

“我们这利民超市没有,但是娘子可以去工坊那边看看。”

说着还热心地给沈知意指了毛线工坊的路。

沈知意顺手买了一双女士的毛线手套和毛线袜,并两条新式的三角女士内裤,花费了两钱两银子。

带着春红和三福两个马不停蹄地去了安平坊的南浔街,成功地找到了国公夫人的工坊。

为何如此简单呢?

盖因为牌匾的末尾,雕刻这显眼的,明晃晃的“O.Y”缩写,不正是欧阳的首字母简写?

而且工坊还叫做“恒祥”工坊,沈知意更加笃定是此处了,这创意不能说是一点都没参考后世的著名品牌吧。

二话不说就迈步进了店面。

工坊是前铺后院的格局,铺子里挂着几件利民超市能买到的女士羊绒开衫。

掌柜身后的货架上则是摆放着各种颜色,各种粗细的的羊毛线。

有毛线!

沈知意化身一个对织毛衣感兴趣的小娘子,立刻轻声与掌柜的攀谈起来。

当年她们女生宿舍兴起一阵织毛线围巾的风向,她也是简单织过两条的。

基本的平针和上下针她是会的。

“若是小娘子有相熟的小娘子,都可以来我们工纺免费学习织毛线的技艺,等完全掌握了方法,按照商铺下来的单子,把毛线带回去加工,每件能得五十文的加工费呢。”

掌柜的热心肠地介绍。

这年代挣钱真不容易啊,织一件毛衣,织上上万针,一件衣服至少也得织上个十天半个月的吧,才挣五十文,沈知意是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古代做工不易。

靠出卖劳动力挣钱这事在什么年代都是一样的难啊!


    (http://www.94xsds.com/book/632510-2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