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 闭馆时刻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11 章 闭馆时刻

 

苏雨晴的工牌在闸机口闪烁红光,中央空调送风口飘出纸张焦糊味。林默然扯松领带,看着玻璃幕墙外最后一线夕阳被机械遮光板吞噬,整个文献修复区陷入人造月光般的惨白。

"今晚只有我们两个值夜班?"苏雨晴将紫外线手电筒别在腰间。

"系统显示还有第三位同事——"林默然划动值班表,7寸屏幕上突然跳出乱码,"档案员编号CZ007,但所有信息都被涂黑了。"

通风管道传来指甲刮擦声,两人同时抬头时,天花板渗出沥青状液体。苏雨晴的鞋跟粘在地板上,她蹲下用镊子夹起凝固物——那是混杂着骨灰的油墨。

负三层总控台突然打印出泛黄的牛皮纸:

国家档案馆夜间工作守则

每小时整点巡查A-C区,确保文献柜温度恒定为13℃(误差±0.3℃)

若听见1949年前的机械打字机声,立即关闭所在区域灯光首至声响停止

禁止修复1999年12月31日后的任何纸质档案(电子档案不受此限)

遇到穿藏青色制服的工作人员,请核查其胸牌编号是否含字母"Z"

凌晨1:11分必须销毁监控室生成的第十三条时间轴

林默然触摸第三条规则边缘的胶装痕迹:"这是覆盖在原始条款上的补丁。"

苏雨晴用紫光灯照射,被覆盖的文字显现出来:"特别警告:严禁接触2008年5月12日西川地区档案。"

A区3号柜温度骤降至-7℃。苏雨晴拉开防磁柜门的瞬间,1937年的《申报》合订本哗啦啦自动翻页,泛黄纸面浮现新鲜墨迹:"林默然死于2025年6月22日01:11"。

"别碰!"林默然拽回她的手,报纸上的死亡预告突然扭曲成旋涡状。两人后退时撞翻文献车,1945年的东京审判录音带散落一地,所有磁带同时播放起婴儿啼哭。

"违反第二条规则了。"苏雨晴冲向电闸,黑暗中有金属键盘的敲击声从B区逼近。她握紧门框的手掌突然刺痛——门牌号的金属边缘正在渗血。

整点巡查时,C区出现三十七个本不存在的档案架。林默然用激光测距仪扫描,尽头墙面显示距离为-17米。苏雨晴抽出架上的《长江水文记录(1998)》,内页夹着张烧焦的机票存根:

书架缝隙突然伸出青灰色手臂,林默然将文献砸向手臂,纸张触碰到皮肤的瞬间燃起蓝色火焰。焦臭味中,广播响起失真的提醒:"请CZ007号员工到消杀室报到。"

监控屏显示第三人在D区活动。苏雨晴放大画面,穿藏青制服的男人正在用打字机书写,胸牌编号CZ007。当他转头看向摄像头时,眼眶内是两枚转动的微型胶片盘。

"编号含Z,符合规则第西条。"林默然抓起温度记录仪,"但D区十年前就被混凝土封死了。"

前往验证途中,苏雨晴踩到地面积水,水面倒影里的自己穿着殓衣。她扯开衬衫领口,锁骨处不知何时出现黑色编号CZ006。

消杀室门缝渗出暗红液体,林默然踢开门的瞬间,三十台蒸汽灭菌器同时爆开。在漫天飞舞的纸灰中,他们看见CZ007被绞进滚筒的尸体——他的工作证插在机器卡槽里,入职日期是2025年6月22日。

负三层所有文献柜开始渗水。苏雨晴抢救1938年黄河决堤照片时,发现每张底片都叠加着今晚的监控画面。林默然用光谱仪分析水样,显示屏跳出分子式:H?O与骨钙磷灰石混合物。

"这是尸体分解液。"他砸碎消防柜取出防毒面具,"有人在把整层楼转化成档案存储介质。"

通风口喷出浓烟,A区顶灯炸裂后,墙体内显现出1940年建造时的工程图。原本标注配电房的位置,此刻用血画着棺材剖面图,六个隔间里躺着与他们相貌相同的尸体。

为销毁异常监控记录,两人潜入核心机房。林默然插入密钥时,所有屏幕跳转到1945年广岛原子弹倒计时画面。苏雨晴发现服务器散热孔卡着半张儿童画:

火柴人牵着气球站在档案馆屋顶

当林默然强制格式化第十三条时间轴时,苏雨晴的工牌突然播报:"认知污染级别升至临界值,启动记忆清洗程序。" 天花板降下玻璃罩将林默然封闭,苏雨晴疯狂捶打罩壁,看着他太阳穴入两根冷冻探针。

负三层彻底水淹前,苏雨晴在馆长保险柜发现1958年的绝密实验日志:

"第七代记忆载体测试成功,活体档案员可在时空闭环中无限再生......警告:载体觉醒后将导致现实锚点崩解......"

水位漫过下巴时,她撕下日志封底的条形码贴在手背。在意识消散前的最后画面里,1949年的自己正在机房给林默然做开颅手术,而2025年的林默然在培养舱里睁开了眼睛。

(地下三层排水系统突然启动,所有水渍消失如初——待续)


    (http://94xsds.com/book/596737-1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