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又停了,但魂也吹没了三分之一。
西人加精灵像刚从滚筒洗衣机里滚出来的干抹布,软塌塌地挪下君池山脉。
伊布尾巴尖那点金芒倒还顽强地在一团灰扑扑的绒毛中闪啊闪,成为一行滚筒幸存者里唯一还算亮眼的物件。
兰螳花更是小心翼翼护着自己那两把华丽贵气的黄金镰刀边缘,生怕磕到擦到泥点子溅上。
绕过最后一道被风化得像巨兽肋骨的岩岗,前方豁然开朗。
地势微微下倾,形成一片不规则的盆地,一片算得上茂密、但明显被收拾得规规矩矩的雨林铺在眼前。
“总算……有点人烟了……”
雨鳞的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虚脱,他这位养尊处优的高材生什么时候受过这种委屈……
“我可是××大学……”
众人不理他,全力冲刺中。
穿过这片规整得有些刻板的小雨林并没花太久时间。
树木像列队的卫兵,藤蔓像被精心梳理过的辫子垂挂。
当视野彻底摆脱密集树冠的遮蔽时……
一片开阔平整的巨大谷地撞入眼帘。
部落?
这名字简单首接得像块随手捡来的石头。
谷口一块饱经沧桑的木牌,用大概是烧火棍焦化的一头潦草地刻着两个巨大歪扭的字:
部落。
牌子下甚至没根草,空空荡荡。
“部落……部落?”
泥泥念着牌子上简陋的字,语气充满不确定。
“连某某氏的氏都懒得加了?”
“也太……朴实无华了吧?”
西人顺着明显是人工拓宽压平的主路走进这片所谓的“部落”。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奇异的……静。
静得能听到风吹过屋顶茅草间隙的低吟。
静得能听到几只巴大蝶在不远处盘旋时薄翼摩擦的空气声。
静得……让人心里发毛。
明明有人!
路两旁的建筑风格极其朴素统一:
低矮的圆形茅草屋,大小也差不多,像一排排从地里长出来的巨大褐色蘑菇。
偶尔能看到几个穿着同样简朴灰褐色布衣的居民,或蹲在门口用骨刀削着什么,或在院子里安静地整理工具。
他们动作慢吞吞的,如同设置了0.5倍速的默剧演员。
看到北屿一行人走过,也只是抬起眼皮,平静无波地瞟一眼,随即又低下头,继续手里的事。
没有热情的招呼,没有好奇的围观,甚至没有一丝声音泄露出来。
交谈用的是眼神和手势,嘴唇几不可察地动着。
和魍魉部落差的也太多了,完全是一个反面!
“呃……”
笑笑压低声音:
“又触发任务了?”
“又需要我们拯救?”
雨鳞推推眼睛,他眼里反射出睿智的光芒。
“没什么特别的。”
“他们只不过是……”
他想了想了,最终选择了一个大家都能听得懂的词。
“节能待机。”
说人话就是懒的一比。
一路走来,失望在堆积。
没有热闹的集市摊贩,飘不出食物的香气。
没有叮叮咚咚的打铁铺、色彩鲜艳的染布作坊或是稀奇古怪的古董店。
没有指示路牌,更别提“特产专卖”这种字眼。
整个部落就像一个运行了很多年、所有零件都磨损严重但还在勉强维持的机器,发出沉闷的嗡嗡低响。
哪怕火山季明牌都不能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
“好饿……”
笑笑揉着咕咕叫的肚子,彻底放弃了寻找特色美食的幻想。
“找个能塞东西的地方就行……我只求它能塞满……”
循着唯一勉强能称为“指路标识”的——屋顶上方一根歪插着的木棍顶端,随风飘着块油腻暗沉,画着个模糊杯盏图案的灰布,找到了小旅馆。
说是旅馆,不如叫蘑菇屋聚居点。
一排同样圆滚滚的茅草屋。
老板是个头发花白,皮肤皱得像揉过很多遍草纸的老奶奶。
她用一种极慢,却异常清晰的声音给几人分配房间。
屋里陈设简单得令人发指:
一张用原木墩子钉成的平板床,铺着层干草,上面一层洗得发白的麻布,一个同样木墩子充当的小桌。
没了。
“洗漱……在后院水缸……”
老奶奶慢悠悠地说完,就坐在门口凳子上,如同老树生根般不动了。
实锤了,老奶奶是闪电。
再折腾去所谓的小饭店……
更是重量级。
那招牌更像一块被油污腌渍出来的文物。
店里同样安静异常,只有几个本地人沉默地对付着面前的食物。
端上来的主食是粗糙的,颜色介于砖灰与泥土褐之间的块茎泥糊糊,散发着雨后潮湿木头混合着微酸霉味的气息,表面还漂浮着一层凝固的油膜。
配菜是几片煮得完全失绿的菜叶子和几块看不出原型、用骨刀粗粗剁开的、筋络纠结的深色肉块。
味道……在嘴里蔓延开的瞬间,咸、涩、某种根茎的土腥气和肉类的陈旧臊气仿佛组合拳般轰击味蕾,令人舌根发苦,胃袋抗拒地拧紧。
和北屿属于同一种类的替身。
这也能开饭店?
笑笑戳着盘子里的“菜”,小声嘀咕:
“伊布都不吃……”
小伊布用大尾巴把菜一扫。
我没有异食癖好吧!
只有雨鳞,在令人绝望的“美食”面前,动作依旧不疾不徐,一口糊糊,一口“菜”,一口“肉”,面无表情地送入口中。
看得另外三人肃然起敬!
这是真正的大将之风(或者是被北屿调教到味蕾失灵)。
草草填饱抗议的肚子,顶着对部落一切特色的幻灭,西人按照老奶奶模糊的指引,朝着一般系道馆进发。
(http://www.94xsds.com/book/593009-29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