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杨过问父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0章 杨过问父

 

“过儿,这套银针以后你可要好好地利用起来。

救更多看不起病的百姓,知道吗?”

说完他还摸了摸杨过的头。

他的眼中透露的都是溺爱。

“过儿知道了,郭伯伯。”

杨过用力地点了点头。

随后小心翼翼地把银针放到自己的怀里。

仿佛抱着世间最珍贵的宝贝 。

事情终于告一段落了。

他们两人继续向着全真教的方向走去。

终于来到了终南山山脚下。

望着眼前高耸入云的终南山。

郭靖手牵住驴绳耐心的劝导着杨过。

“过儿,到了全真教后你可得好好的学艺。

全真教乃名门正派,

里面的武功博大精深,

切不可辜负了这难得的机会。

平日里也不要与他人发生争执。

为人也要谦逊有礼。

多多勤劳听话。

等过几年你长大了。

郭伯伯就来接你回桃花岛一起生活。”

杨过默默地听着郭靖的教导。

两人来到山脚下的一处地方。

他们坐在路边的石凳上准备吃点东西再上山。

两人正吃着郭靖突然一个转头。

忽见松后有一块石碑隐约露出“长春”二字。

郭靖心中一动起身走了过去。

他蹲下身子轻轻拂开石碑周围的杂草。

仔细看着碑上刻的却是长春子丘处机的一首诗。

诗云:

“天苍苍兮临下土,胡为不救万灵苦?

万灵日夜相凌迟,饮气吞声死无语。

仰天大叫天不应,一物细琐枉劳形。

安得大千复混沌,免教造物生精灵。”

郭靖看着这首诗。

他的思绪一下子飘回到曾经在蒙古的时候。

那些金戈铁马的岁月、复杂的人事纠葛一一浮现在眼前。

他呆呆地望着眼前的石碑。

记忆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杨过看到郭靖盯着石碑上的字发呆。

他忍不住好奇问向郭靖。

“郭伯伯,这上面写的是什么意思啊?”

郭靖听到杨过的问话这才回过神来。

“那是你丘祖师做的诗。

他老人家心怀天下,

见世人在战乱中多灾多难,

心中感到十分难过。

便在此写下这首诗,

以表心中感慨。

你父亲杨康当年还是丘祖师的得意门生呢。

丘祖师要是看到你是他得意门生的孩子。

肯定会好好培养你的。

到时候你可要好好学习,

为你父亲争光。”

杨过听过郭靖提到他爹。

其实是原身的爹。

从记忆中他知道原身很在意他爹的过往。

可惜每次他问他娘时,他娘都不让他问。

这时他随口好奇的问向郭靖。

“郭伯伯,你知道我爹是怎么死的吗?

以前不管我怎么问我娘,

我娘就是不肯说。

郭伯伯你知道我爹的事吗?”

郭靖听到杨过如此问脸色骤然巨变。

他的记忆如决堤的洪水般一瞬间就回到了嘉兴铁枪庙的时候。

那是一段充满了恩怨情仇的往事。

杨过看到郭靖脸色难看不回他。

又继续追问道:“郭伯伯,你知道我爹是怎么死的对不对。”

郭靖听到此处心中五味杂陈。

却仍然没有理会杨过。

只是脸上的表情越来越难看。

仿佛在极力压抑着内心的情绪。

此时虎子的思维像是被杨过的思维给抢过去了一般。

他忍不住脱口而出。

“郭伯伯,我爹的死跟你们有关是不是?”

郭靖听到杨过这话心中一阵刺痛。

情绪瞬间就再也无法抑制。

他大喊了一声。

然后就一巴掌重重地打在了石碑上。

顿时只听见一声巨响。

石碑就剧烈的晃动起来。

然后石碑上就立马可见的缺少了一块角。

随着石碑破摔的石头掉落。

周围的尘土簌簌落下。

郭靖对着杨过大吼一声。

“是谁教你这般说的!”

杨过被郭靖这突如其来的一声怒吼和激烈反应吓到了。

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了一下。

他的眼中露出一丝害怕之色。

"郭伯伯的表情好吓人啊,

为什么郭伯伯会这么生气?

难道我爹的死真的跟郭伯伯有关?"

杨过见郭靖如此大的反应。

心中顿时明白自己说错了话。

内心也是懊悔和自责。

他向着郭靖道歉。

“郭伯伯,我真不是有意这么说的。

我……我一时口不择言,望您别生气。”

郭靖本就将杨过视作自己的亲生孩儿一般。

看着杨过这般诚惶诚恐认错的模样。

他心中的怒火瞬间就消散得无影无踪。

他看到杨过如此模样也是心疼不己。

正想开口安慰杨过之时。

突然从后方传来一道带着怒意的厉喝。

“放肆,大胆!”

声音犹如洪钟,在山间回荡。

郭靖心中一惊,赶忙转头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只见两位道人正疾步而来。

脸色阴沉得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

郭靖心中暗自猜想。

想必是刚刚自己因情绪激动拍向石碑的那一幕。

恰好被这两人瞧见了。

所以才引得他们如此气愤。

他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对着他们两人拱手作揖。

“两位道兄有礼了。”

那两位道人上下打量了郭靖一番。

高一些的那位道人冷哼了一声满脸的不屑。

随后便带着身旁的道人继续沿着梯阶走去。

郭靖目光敏锐只看了两人的脚步。

便知他们武功不凡。

每一步落下看似随意。

实则沉稳有力,落地生根。

这就足以见其根基的深厚。

郭靖心中暗自思忖。

这里己然是终南山脚下。

那么这两位道人必定是全真教的弟子无疑了。

看他们的模样年纪大约都在西十岁上下。

想必是全真七子中某位真人的高徒了。

自他在桃花岛上隐居之后,便极少与马钰互通书信。

对如今重阳宫的弟子,

认识的己然没几个了。

只是听闻如今的全真教越发兴旺。

马钰师兄弟几人广收门徒,

门下徒子徒孙众多。

全真教众人在武林中时常行侠仗义、扶危济贫,传出了不少美名。

江湖中的豪杰之士,

但凡听到全真教的名头,

无不夸赞连连。

这两位道人对郭靖的示好置若罔闻,自顾自地继续赶路。

他们脚步匆匆,仿佛郭靖是个无关紧要之人。

眨眼间他们便己走出了一二十丈之外。

郭靖见状心中有些着急。

他还有事想要向这两人请教,怎能就此作罢。

于是他提高音量再次喊道。

“两位道兄且慢,在下有事想请教一下两位道兄。”

但是两人听到郭靖的呼喊声。

不仅没有停下脚步,

反而加快了步伐,

好似刻意要避开郭靖一样。


    (http://94xsds.com/book/552463-3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