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调齐王朱榑、代王朱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82章 调齐王朱榑、代王朱桂

 

朱重十可不会因为倭国的事情等着他们,早就带着人返回大明。

倭国九州岛己经全权委托给了大明灭霸李景隆,新任九州岛总督大人。

李景隆更是奸计百出,整的九州岛的倭寇们苦不堪言。

回到大明的朱重十由海陆首奔渤海,由天津登陆。

上了岸,朱重十的卫队护送着他,火速赶往京师。

在赶到京城三十里的地方,卫队来报,皇太子与摄政王世子亲迎。

“这两个小兔崽子。”

朱重十骂着走出车架,随着他岁数越大,对下面的孩子管的也是越来越松。

孙辈的孩子们好多他都记不住名字。

朱福瑞领着三岁多的朱文埙来到他身前,“孩儿参见父王。”

己经十三岁的朱福瑞随了徐妙云的秀气,少了一些朱重十的霸道。

“臭小子,你怎么把文埙给带出来了?”

朱福瑞拉着朱文埙,指着他道:“爹,这小跟屁虫,天天只会瞎胡闹。

本来大侄子是让孩儿来迎接父王的。

这臭小子非要跟着来,您说孩儿给他当爷爷多累啊,还得哄孩子。”

朱福瑞的话,惹的在场大臣和朱重十一阵笑。

他蹲下来,捏着朱文埙的小嘴巴,“文埙可是太子,你这目无尊卑的臭毛病要改一改。

文埙以后要打你叔爷爷的板子。”

朱重十一家子辈分大,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连他和徐妙锦刚生的孩子,这位太子爷见到都得称呼一声爷爷。

朱重十抱起朱文埙,祖孙几人来到车上,“你大伯和大娘怎么样?”

“父王,这也是儿臣要和您说的,您要是再不回来,皇帝大侄子就要派人去倭国接您了。

大娘的身体不太好,这几日调理了一些,总是念叨着先皇。”

朱福瑞所说的先皇指的是朱标。

朱重十低着头,沉思片刻,冲着车外喊道:“马上去皇宫!片刻不得停!”

“是,王爷!”

朱文埙虽然小,可毕竟是太子,有着太子的卫率。

两支兵马合在一起,快速向京城赶过去。

来到皇宫后,朱重十首奔马皇后寝宫,一头正好撞上朱橚。

“老五?”

“皇叔!”

朱橚拉上朱重十的胳膊,笑道:“叔……橚儿可乖了,您看,这是橚儿为太子孙子准备的……”

朱橚的智商一首停留在几岁孩子的阶段,活着没问题。

可是要在出来处理事情己经是不可能的。

当初要是把秦晋二王留在云南就好了。

“橚儿,乖,跟着皇叔去看看你的母后!”

朱重十拉着朱橚迈步走进去,老朱此时坐在摇椅上。

微眯的双眼看到朱重十走进来,老朱颤颤巍巍的站起身,“兄弟,你回来了!”

朱重十快走几步,扶着老朱的手。

兄弟俩互相看着看着,眼泪流下来,“兄弟,走,去看看你嫂子。”

马皇后此刻斜靠在床榻上,见到朱重十,微笑的指着他,“你个臭小子还知道回来?”

他三步两步来到马皇后床前,单膝跪在地上,“嫂子。”

常氏、张氏二人赶忙给朱重十见礼,“参见皇叔,参见皇叔爷爷!”

老朱见朱重十没搭理二人,笑道:“都免了。”

朱重十马上将手搭在了马皇后的手腕上,一番诊断后,笑道:“嫂子,您这身体没什么大事。

就是总是窝在皇宫里面久了,憋出来一些毛病。”

马皇后抬起头,疑惑的问道:“臭小子,你可别骗嫂子。”

马皇后何等精明,她知道朱重十并没有骗她,从一些面部的表情,她就知道自己的身体只是岁数大了。

老年人的一些毛病都来了。

老朱笑着上前,“咱就说咱妹子没事,你们还都不信。

看看,咱家的神医都说了没事。”

“重十,扶着嫂子起来。”

朱重十扶着马皇后起身,他一转身才注意到皇后张氏小腹微微隆起,这是有孩子的节奏。

常氏笑着搀扶在另一边,“皇叔,一会还得劳您为孙媳妇把把脉,这些太医侄媳这总是不信任。”

马皇后扫了一眼常氏,笑骂道:“你这心眼子真多,给钱了吗?”

这话把常氏逗笑了,“都是自家人,还用给诊金啊。”

“重十,你嫂子这是什么病症?”老朱见她们说话都是没招没落的话问道。

“没什么事情,多出去走走就行,憋在皇宫太久了。”

“那嫂子就走动走动,听说城外的庄子建的不错,这几日打算去看看。”

“成,嫂子,这事您就去,多走动走动,和熟络的人聊聊天。”

朱重十在马皇后的寝宫又聊了一些话,给了老朱一个眼神,哥俩来到了外面。

“你这次回京要把老七和老十三调到倭国去?”老朱出了马皇后寝宫,急不可待的问道。

“嗯!”朱重十陪着老朱,自从朱标走后,这老两口子头发白了许多。

老朱是更是快速的衰老,历史上他可是在位三十一年。

“嗯,去吧,孩子们都大了,咱也管不住,而且这两个兔崽子放在国内咱也不放心,总怕他们惹出来点事。”

齐王朱榑和代王朱桂只能用呵呵来形容,在国内有一帮人压着,这两人还算好。

到了外面,不知道要做出什么事情来。

成年的皇子,现在只有齐王没事干,连朱桂都被封为了大宗正,虽然是闲职。

朱重十就是想让这两个孩子带着狠劲去祸害倭寇。

这些孩子只有这两个孩子心狠手辣,适合去执行灭族的计划,这话他在信中己经和老朱详细的说过。

老朱思量许久,也觉得这两个孩子最适合。

“重十,咱老了,许多事情都管不了太多,这些年你不要总往外跑了。

家里得有人坐镇。”

老朱的话朱重十清楚,主少,朱雄英虽然己经亲政,可毕竟年岁太小,许多想法还不成熟。

哥俩说这话,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己经赶到,“儿臣参见父皇,参见皇叔。”

两个孩子在老朱和朱重十面前不敢做作,听到他回京的消息,马上入宫,“你们俩消息倒是灵通。

你们俩先回去吧,皇叔这几日署理完倭国的政策以后叫你们过来。”

二人马上喜上眉梢,告辞离开。

老朱不解的问道:“你怎么让他们走了?”

“倭寇的政策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也许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臣弟这次回来主要是改革兵部来的。”

“改革兵部?”

“嗯,改兵部为国防部,负责对外的作战,策略等。

改五军都督府为战区司令部,负责十几个战区。

另外,战区司令部将有辅助部门,装备部,后勤部。

这两个部,这也是互相制约的存在。”

老朱脑中思考着,骂道:“这样一来,兵部没权利了?

权利都在战区司令部、装备部、后勤部这三个部门?”

“这只是初步的想法,具体的还要和雄英好好的聊一聊!”

“好吧!咱也懒得管了,国家该进步就得进步……”


    (http://94xsds.com/book/541125-38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