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寺的晨钟惊起檐角铜铃,清越的声响在雕梁画栋间回荡。胡太后慵懒地倚在鎏金香炉旁,袅袅青烟缠绕着她鬓边的珍珠步摇。昔日凤冠霞帔虽己换成素色袈裟,可那举手投足间的华贵与威仪,依旧昭示着她不同寻常的身份。这座金碧辉煌的寺院,表面上是佛门净地,实则成了她的 “迷你后宫”,延续着宫廷里的明争暗斗。
自孝明帝驾崩,朝堂风云变幻,胡太后失去了掌控天下的权力,无奈之下选择出家。但她哪是能安于青灯古佛之人?永宁寺在她的授意下,被修缮得极尽奢华,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佛像皆以黄金铸就,连禅房的窗棂都镶嵌着各色宝石。这里与其说是寺院,倒更像是一座隐秘的宫殿,而胡太后,依然是这方天地的主宰。
昙献踏着满地碎金般的阳光走进禅房时,胡太后正用羊脂玉梳慢条斯理地梳理着长发。她回头望见昙献那张眉清目秀的脸,唇角勾起一抹浅笑。这个和尚不同于她以往见过的那些庸脂俗粉,不仅生得俊朗,还能与她谈诗词、论佛法,字字句句都挠在她的心尖上。
“太后今日气色愈发好了。” 昙献双手合十,声音温润如玉,可那低垂的眼眸里,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
胡太后将梳子一放,起身款步走到他身边,指尖轻轻划过他的脸颊:“若不是有你相伴,这青灯古佛的日子,可真要把人憋闷死了。” 说罢,她轻轻叹了口气,眼中满是哀怨。
两人在禅房内私会频繁,胡太后甚至命人将先帝用过的龙床悄悄搬到寺院。那张雕龙刻凤的大床,如今成了他们欢好的场所。每当夜幕降临,禅房内便烛火摇曳,人影婆娑。胡太后躺在龙床上,看着昙献躺在身边,恍惚间仿佛又回到了往昔执掌大权的时光,而昙献,就如同她的帝王,予她无尽的温柔与慰藉。
寺院里的其他尼姑们都看在眼里,私下里议论纷纷。法静躲在佛堂的角落里,压低声音对小尼姑慧心说:“你瞧瞧,这哪像出家人的样子?太后虽己出家,可这做派,比在后宫时还要荒唐!”
慧心吓得脸色苍白,急忙捂住她的嘴:“师姐,可别乱说!太后余威还在,要是被她知道了,咱们都没好果子吃。好不容易有个安稳日子,可别因为这丢了性命。”
法静甩开她的手,愤愤不平道:“难道就由着他们胡来?佛门净地,竟成了这般污秽之地!” 可即便心中不满,她也只能在背地里发发牢骚,不敢有任何实际行动。毕竟,在这永宁寺里,胡太后就是天,得罪了她,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一日,胡太后的儿子,年幼的元钊突然来永宁寺探望母亲。胡太后得知消息后,慌乱地让昙献躲进床底。元钊蹦蹦跳跳地跑进禅房,一眼就瞧见了那张熟悉的龙床,疑惑地问道:“母后,这龙床怎会在此处?”
胡太后强作镇定,挤出一丝笑容:“这是为娘念着先帝,特意搬来的,睹物思人罢了。” 说话间,她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生怕床底的昙献发出半点声响。
元钊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好奇地在房间里东张西望。就在这时,昙献不小心碰倒了床底的一个花瓶,“哐当” 一声巨响,在寂静的禅房里格外刺耳。元钊警惕地看向床底:“母后,什么声音?”
胡太后吓得脸色煞白,额头上冒出冷汗,支支吾吾道:“没…… 没什么,许是老鼠打翻了东西。” 她一边说,一边使眼色让身边的宫女赶紧把元钊引开。
宫女心领神会,急忙拉着元钊的手:“小皇子,寺外开了好多漂亮的花儿,奴婢带你去瞧瞧吧。” 元钊本就童心未泯,一听有花可看,便高高兴兴地跟着宫女出去了。
待元钊离开后,胡太后瘫坐在椅子上,久久不能平静。她知道,此事一旦传出去,必将引起轩然大波。可她对昙献的眷恋己深入骨髓,又怎舍得轻易放弃这段感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昙献在寺院里的地位愈发超然。他仗着胡太后的宠爱,开始对其他尼姑颐指气使。有一次,法静在打扫庭院时,不小心将水溅到了昙献的鞋上。昙献勃然大怒,抬手就给了她一巴掌:“瞎了你的狗眼!连路都不会看?”
法静捂着脸,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昙献师父,出家人慈悲为怀,你怎能如此打人?”
“慈悲?在这永宁寺,太后就是慈悲!” 昙献冷笑道,“你要是不服,大可以去告诉太后,看看她信你还是信我!”
法静咬了咬牙,终究没敢去告状。她明白,在胡太后心里,昙献的分量远比自己重得多。从那以后,寺院里的尼姑们对昙献更是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忍受他的欺压。
然而,更大的危机正在悄然逼近。朝堂上,尔朱荣的势力日益壮大,他对胡太后的所作所为早有耳闻,心中大为不满。他暗中派人收集胡太后在永宁寺的种种丑事,准备以此为契机,一举颠覆胡太后残存的势力。
一日,尔朱荣的密探混进永宁寺,将胡太后与昙献的私情以及龙床之事探听得一清二楚。密探连夜赶回,将消息禀报给尔朱荣。尔朱荣拍案而起:“好个胡太后,竟敢在佛门之地做出这等伤风败俗之事!此乃天赐良机,我定要借此将她彻底铲除!”
很快,胡太后的丑事就在朝堂上不胫而走。大臣们义愤填膺,纷纷上奏,要求皇帝严惩胡太后。年幼的皇帝哪有主见,只能听凭大臣们的摆布。
尔朱荣趁机以 “清君侧” 为名,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向永宁寺杀来。胡太后得知消息后,惊慌失措,拉着昙献的手说:“这可如何是好?尔朱荣此番来势汹汹,我们怕是难以抵挡。”
昙献此时也没了主意,额头上满是冷汗:“太后,要不我们赶紧逃走?”
“能逃到哪里去?” 胡太后绝望地摇了摇头,“天下之大,恐怕己无我们的容身之处。”
永宁寺外,喊杀声震天。尔朱荣的军队将寺院围得水泄不通。胡太后望着那紧闭的寺门,心中满是悔恨。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时的放纵,竟会落得如此下场。
尔朱荣率领士兵冲进寺院,见人就杀。尼姑们的哭喊声、求饶声回荡在寺院上空。胡太后和昙献躲在禅房里,瑟瑟发抖。很快,士兵们就找到了他们。
尔朱荣看着狼狈不堪的胡太后,冷笑道:“太后,你贵为一国之母,出家后却不知收敛,在这佛门之地行此苟且之事,实在是罪大恶极!今日,我便要替天行道!”
胡太后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将军,念在我曾贵为太后的份上,饶我一命吧!”
“太后?你如今不过是个不知廉耻的妇人!” 尔朱荣怒喝一声,下令道,“将胡太后和昙献就地正法!”
刀光闪过,胡太后和昙献的生命就此终结。永宁寺里的这场 “宫斗延续”,也以悲剧收场。曾经奢华的寺院,如今满地鲜血,成了人间炼狱。而那些目睹了这一切的尼姑们,望着这血腥的场景,心中五味杂陈。她们既为胡太后的下场感到解气,又对自己未来的命运充满了担忧。
这场发生在永宁寺的闹剧,不仅是胡太后个人欲望的宣泄,更是南北朝时期政治动荡、社会混乱的一个缩影。它让人们看到,权力的诱惑和人性的贪婪,即便在佛门净地,也依然无法被完全隔绝。而那些被卷入其中的人们,无论身份高低,最终都难以逃脱命运的摆弄,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一粒尘埃。
(http://94xsds.com/book/421447-13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