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残阳燕落(2)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章 残阳燕落(2)

 

终于,在这样互不信任中,慕容会彻底失去了耐心。在不知道自已是否还能活着看到明天的太阳时,绝望中的他放手一搏,铤而走险。

慕容会是个想有一番作为的有志少年,他器宇轩昂而有才气,深得爷爷慕容垂的喜爱,但却不被父亲所赏识,虽然爷爷慕容垂遗令父亲要立他为太子,但慕容宝还是太子之位留给了他另一个兄弟慕容策。此次兵出龙城,被分兵权,被质疑,阅历不深的他已无法理性面对,委屈和绝望变成愤怒,愤怒突破理智变成了杀心。

他必须采取断然行动,拯救自已。

血刀举起,砍谁?

慕容会这一刀砍向了一直维护自已的两个叔叔慕容隆和慕容农。

慕容会认定,慕容宝所倚仗的只有慕容隆和慕容农,只有剪除其羽翼才能控制慕容宝。

慕容会也知道这两个叔叔不断维护自已,居中协调关系。但他们才高威重,对父亲慕容宝忠心耿耿,根本没有拉下水建立合作联盟的可能。为了彻底控制局面,牺牲他们是必要的。

这就是政治斗争,你死我活,无需背负道义负担。

动手

慕容会派遣他的部下仇尼归、吴提染干带领二十多人,分两路偷袭了慕容农、慕容隆的营寨。在寝帐之中的慕容隆毫无戒备,被当场杀死。慕容农头骨被击伤,但奋起反击抓住了仇尼归,逃进了深山。

慕容隆当初从跟随着慕容宝逃离中山前,他有个部将高抚,擅长占卜,对慕容隆说这次北逃不可能回到龙城,劝他留在中山建功,不料一语成谶。忠心秉正的他,最终却死在自已竭力维护的侄子手上,何其悲哀!

慕容隆和慕容农一心为公,竭尽全力做了能做的所有事,什么也没做错,只因身处政治中心成了牺牲品,让人对他们无比唏嘘。

图谋得逞后,慕容会连夜去见慕容宝,诬陷慕容农、慕容隆阴谋叛逆。

慕容宝十分震惊,继而愤怒异常,为了防止慕容会再起杀机,慕容宝控制情绪,表面上用好话来稳住他。第二天早上,慕容会下令严密戒备,在前面引路继续向龙城前进。不久慕容农从深山中出来,偷偷回到自已大营,慕容宝得到消息后命令手下人把他逮捕,带到身边保护起来。

走了十几里路,已到中午,慕容宝召集文武大臣一起吃饭,慕容会也入席就座。

席上慕容宝安排将军慕舆腾杀掉慕容会,慕舆腾不敢下死手,只将他的头部击伤。慕容会带伤逃奔自已的军队,马上集合部队向慕容宝发起猛攻。

慕容宝没有抵抗能力,只带着几百名骑兵一口气跑了二百多里,到下午吃饭时,就进了龙城。慕容会的骑兵随后追赶到龙城外,但晚了一步,赶到时城门已经关上了。

慕容宝跑路的能力确实不是一般人能赶上的。

慕容会派使者去面见慕容宝,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要求慕容宝杀掉那些反对自已的人,并册立自已做太子,慕容宝不答应。

气急败坏的慕容会把慕容宝丢弃的御用车马服装器具等全部收为已有,把慕容宝后宫的姬妾宫女分赏给自已各位将帅,自称为皇太子,带着部队直向龙城进发。

父子彻底决裂,对决由此拉开。

慕容宝站在龙城西门城楼,慕容会骑着马在城下观望。看到这个混账儿子,慕容宝怒火冲天,大声斥责。慕容会也懒得再听,催马在城下来回打圈,命令士兵鼓噪大声起哄,声音盖过慕容宝的骂声。慕容宝下令城里的将士出击,摩拳擦掌的士兵打开城门向城外的慕容会发起冲击,慕容会和城外的士兵猝不及防,被打得大败,兵卒死伤了一大半。

初战得胜的慕容宝,命令高云当夜率领一百多名敢死壮士出城偷袭慕容会的营寨。慕容会的部众又一次的毫无准备,完全崩溃,或投降,或逃散,慕容会本人只带领着十几名骑兵逃奔中山,被还在中山里当皇帝的慕容详杀了,慕容宝则杀掉了慕容会的母亲和他的三个儿子。

随后,慕容宝实行大赦,凡是和慕容会同谋的人,全都免除罪名,恢复旧有的官职。

对平定慕容会有功的人,全部论功行赏,晋升加封的有几百人。

辽西王慕容农头骨被击碎,甚至能看见脑髓,慕容宝亲手为他包扎伤口,救活了他的性命。慕容宝任命慕容农为左仆射,不久又升为司空、领尚书令,把军政事务都交给他。

追赠遇害的慕容隆为司徒,谥号康王。

夜袭敌营的功臣高云,被慕容宝收为养子,改叫慕容云,封建威将军,夕阳公。

高云的祖上是高句丽王室分支的后代,性格沉稳,不善言谈,很多人都不看好他,只有冯跋觉得他的志向恢宏,和他结为好友。必须要说冯跋的眼光极准,他看好的这个高云,最后顶替慕容家族成为燕国的国主。等高云死后,冯跋更是一步上位,让燕国的国姓改成了冯。

只能说一个人的眼光,真的会改变命运。

这次和慕容会的决战,慕容宝的表现极其亮眼,从当机立断逃亡到龙城,到武力反击慕容会的挑衅,再到妥善处理善后稳定人心,每个步骤和尺度拿捏的都很精准,颇有治世之君的果敢睿智。

可惜这种亮眼的表现对慕容宝而言只是昙花一现。

在龙城刚稳定了几个月,慕容宝的心又开始活分了。

挑起慕容宝心思的是一个从中山跑回龙城的人。

这个人向慕容宝报告了慕容祥和慕容麟内斗作死的事迹,并报告魏军的主力已经离开,中山城内只留有少量的防御兵力,又报告说慕容德还坚守在邺城(这个消息显然是失真了)。

慕容宝大喜,这不就是恢复中原故土的好时机吗。

不久慕容宝又接到慕容德一道迟来的奏章,请慕容宝到南边主持大局。

毕竟在物产富饶的中原生活习惯了,回到地僻天寒的龙城,过的怎么也不舒服。怀着对恢复祖业的功勋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慕容宝大量征集士卒和兵马粮草,要重新夺取中原。

一边是屡战屡胜士气旺盛的魏军,一边是在内耗中实力不断衰减的疲惫之师,慕容农和慕容宝的另一个儿子慕容盛看得清楚,再三劝阻,军心厌战,最需要休养生息以待时机。

耳根子很软的慕容宝即将要改变主意,而慕舆腾的一番高见让他相信自已是对的。

慕舆腾说:“老百姓只可以与他们享乐成功后的快乐,很难一起图谋开创大业。现在各路大军已经集结,您应该独自下定决心,把握住机会,努力进取,不应该广泛听取相同或者不同的意见,影响国家大计的施行。”

慕舆腾说的很有道理,慕容农和慕容盛的顾虑也没有错,决策者就要具备根据当时条件抉择最有效方法的能力,再按照选定的方法筛选最适合的人。

你一言我一语的参谋好当,拍板决策的人难做。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风险越高。

一句话,决策人不好当啊。

慕容宝就总是陷在听起来都有道理的两种声音中,无法抉择。

这次他最终作出了自已的选择,按计划出兵。


    (http://94xsds.com/book/406378-1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