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黛玉进了林府大门,看着和扬州一样的院子,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涌上心头,她忍不住拿着帕子捂着嘴巴,泪珠像断了线的珍珠一般从眼眶流下来。
“玉儿,可是不喜欢这布置?若是不喜欢,我们马上换掉!”林如海紧张地看着女儿,生怕自已有一丝疏忽让她感到不适。
“呜呜,不是,看到这布置,我想母亲了!”黛玉哭着说道,声音里充满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听到女儿的话,林如海心疼不已,连忙安慰道:“好孩子,莫要伤心过度,伤了身体。你母亲也不愿见你如此难过啊。”他轻轻地拍了拍黛玉的肩膀,希望能给她一些温暖和安慰。
“父亲说得对,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会好好照顾自已的。”黛玉擦了擦眼泪,努力控制住自已的情绪。
“那就好,那就好。来,我们去你的院子看看吧!”林如海拉着黛玉的手,一行人一同前往黛玉的院子。
黛玉看着门口“听竹轩”,自已喜爱竹子,父亲就以竹来命名,“玉儿,这名字可喜欢?是父亲亲自书写!”林如海在一旁高兴的说道!
““喜欢就好,这可是爹爹精心挑选的地方,怎么样?爹爹是不是很有眼光?”林如海得意地说。
走进小院,靠墙边种了好大一片竹子,即使是冬天,也能感受到它的生机与活力。院子里的风景优美,布置得十分舒适宜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
黛玉轻轻掀开厚厚的门帘,走进屋子。里面的布置正是她喜欢的风格,用料都是一等一的好,每一处细节都展现出精致和优雅。她还注意到一些特别精美的摆件,想必这些就是圣上赏赐的珍贵之物了。
卧房和书房的一些东西都是和在扬州时一模一样的,爹爹也是煞费苦心了!
再说回王家,自从收到贾母的回信后,经过了几日的折腾,终于还是把欠银凑齐了。王子腾派人将银子装好在箱子里,放在马车上,让一众下人带领着前往户部。户部自然是欣喜若狂,而王家还欠银的事情也传到了宫中。
乾隆得知此事的前因后果,不禁感叹道:“这贾代善的夫人真是厉害,竟然能说动王子腾这个人,看来她还是有一定的手段和本事啊!”
李玉在旁边听到后,思索片刻说道:“圣上,上次您不是说要把贾代善的那个孙女放出宫去吗?这眼看着再过一月就要到除夕了,除夕可是个阖家团圆的好日子,要不咱们就趁着这个机会,将她放出宫去,让他们一家好好过个团圆年吧!”
乾隆皇帝听了李玉的话,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嗯,有道理。那就安排下去吧!”
李玉见皇上同意了自已的建议,连忙叫来一名小太监,低声吩咐道:“你去找个伶俐点的人去贾府通报一声,就说圣上开恩,他家大小姐不日就可以放出宫了,家人也能团聚了!”
小太监领命而去,匆匆赶往贾府传达这个好消息。
贾母和王夫人得知消息后,激动的不行,赶紧打赏小太监,问了准确日子!又找来探春和王熙凤,命她俩好好收拾一下元春的院子,让下人不可怠慢!
贾元春在宫里听后太监传旨,说是太上皇想念旧臣特放其出宫与家人团聚!
贾元春跪在地上一时愣住了,上次祖母说的话自已并没有放在心上,家中男子不成事,把自已送入宫中想搏一搏,自已早已认命,谁知祖母和母亲带来让她出宫的消息,这竟然是真的?并且办到了!“呜呜呜呜呜,”终于可以出宫了!贾元春捂着脸,哭的稀里哗啦的,“同住一起的小宫女说道“姐姐,快别哭了,这是喜事啊,你家里人还记得你呢,不像我们,唉,赶紧收拾东西吧!”
贾元春听到后,擦了擦眼泪,站起来,“谢谢你们”。
贾元春和抱琴把东西收拾好了!等待着出宫那天!
转眼,到了出宫的日子,一大早,贾母呆在家里,王夫人和王熙凤早早坐着马车前往宫门口,等宫门打开,她们就一眼不眨的看着,生怕错过,终于,出来俩个女的,王熙凤赶紧走上前去,正是大小姐,王熙凤拉着她的手就哭了起来,平儿扶着俩人慢慢走过来!王夫人出了马车,哭着看向元春“我的儿啊,你受苦了!”母女俩哭的抱作一团,王熙凤赶紧劝道“太太,大小姐,赶紧上车,宫门口不可逗留,我们赶紧回家!”王夫人拉着元春的手上了马车,平儿扶着王熙凤上了另一辆马车,一路走向贾府!
来到贾府门口,贾母得到消息,让鸳鸯来到门口等待!
马车停了下来,抱琴先下了马车,掀起车帘,王夫人扶着元春下了马车,元春看着门口的牌匾,“母亲,这牌匾?”王夫人听道后说“慢慢告诉你,我们先回家吧!”贾元春看着门口迎来的鸳鸯,“祖母可好?家里人可好?”
鸳鸯出来扶着贾元春,“见过大小姐,大小姐回来了,赶紧先进门吧!老太太早早就等着呢!”元春走进了贾府!
(http://94xsds.com/book/283517-4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