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坐在院子中,望着院子里的树,心中却在暗自思忖着林如海续弦之事。
林黛玉丧母之后,虽说自己可以照顾,但是玉儿长大了,没有母亲对玉儿的婚事不好,便想让林如海再娶一房贤妻,既能操持林家内宅,又能疼爱黛玉。
贾母想了很久,唤来贾琏,神色凝重地说道:“琏儿,你林姑父如今孤身一人,又要忙于公务。我琢磨着,得想法子劝你姑父再娶一门亲。你在官场上也有些见识,且说说你的看法。”
贾琏恭敬地回道:“老祖宗所虑极是。依侄儿看,姑父为人重情重义,对姑母的情谊深厚,怕是一时难以接受再娶。但如今林妹妹长大了,再娶也不必担心受欺负。咱们不妨先找几位与姑父相熟且德高望重之人,旁敲侧击地提及此事,让姑父心中先有个念想。”
贾母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你这话倒是有理。只是人选上可得仔细斟酌。”
思索片刻后,贾母又道:“你去请南安郡王出面,他与你姑父有些交情,说话也有分量。再着,寻几个能说会道的媒婆,准备些林家急需的物件,如上等的人参、珍稀的药材,先去林家走动走动,就说是我对黛玉的关怀,顺便探探你姑父的口风。”
贾琏领命而去。数日后,南安郡王修书一封,差人送至林如海手中,信中隐晦地提及再娶之事,称此举既能让内宅安稳,也可给黛玉一个完整的家。与此同时,媒婆们带着丰厚的礼物来到林家,见到林如海后,先是转达了贾母对他和黛玉的关切,而后委婉地说起续弦对林家的诸多益处。
林如海看了南安郡王的信,又听了媒婆的话,心中虽有几分触动,但仍面露犹豫之色。他对亡妻情深义重,一时难以释怀。媒婆见状,赶忙又道:“大人,您一心为朝廷效力,家中琐事若有人打理,也能让您无后顾之忧。且林姑娘正值豆蔻年华,身边有位主母教导,于她的终身大事也是极有好处的。”
林如海陷入沉思,媒婆们见状也不敢多言,静静地等候着他的答复。良久,林如海缓缓开口:“此事容我再思量一番。”
媒婆们见有了转机,心中暗喜,赶忙又说了些恭维的话,什么“林大人真是一表人才,德才兼备”“林大人府上的小姐必定也是知书达理,温柔娴静”之类的。
林如海听了这些话,虽然脸上并未露出明显的喜色,但心里还是稍微松了一口气。
待媒婆走后,林如海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庭院,心中却并不平静。
他想到黛玉日后的成长,不禁感慨万千。他知道,黛玉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但她的性格却有些敏感脆弱,这让他十分担忧。他希望黛玉能够健康快乐地长大。
而此时的贾府中,贾母正焦急地等待着消息。她坐在堂上,不停地摆弄着手中的佛珠,心中暗自祈祷着一切顺利。
与此同时,在将军府里,周安然正耐心地教导着妹妹管家和看账本。在边关时,那里的生活条件艰苦,人人都要上战场杀敌,女子们对于管家和看账本这样的事情自然就有所欠缺,她们更多的是学会如何在战场上与敌人对抗。
如今妹妹来到京城,心中有了想要为之努力的人,她觉得妹妹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知道舞刀弄枪,还应该多学些管家和看账本的本事,这样将来才能更好地管理家庭。
于是,周安然特意找来老夫人身边的嬷嬷,让她教导妹妹。这位嬷嬷经验丰富,为人也十分和善,周安然相信她一定能够把妹妹教好。
(http://94xsds.com/book/283517-16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