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塞,欧师傅,您得练多久才能达到这种快刀如电的技术?”
万后方一边录像一边惊叹道。
没见过这么快的切法,几乎都能看见刀影了。
要是网上见到这段,他肯定会认为加了加速效果。
眨眼间就把一条黄瓜雕刻得那么细致,若非亲眼所见还真不敢相信。
“我看别人在网上炫耀自已手艺时还用筷子辅助切蓑衣黄瓜,跟您比明显不够档次!”
说着,万后方举着一根刚切完的蓑衣黄瓜展示,每个切割口整齐划一,完美无瑕。
“这样做出来的黄瓜简直像艺术品,都不忍心下口。”
他把录好的视频发布出去后,立即收到了许多赞美和转发。
“这个速度真的没有经过后期加工吗?”
“这样的工艺黄瓜卖个1888都不为过吧?”
“这么切出来的黄瓜吃起来会不会更美味?”
“我们那边这样切出来的黄瓜叫‘绿龙’,厨师刀工真心不错,非常精细,看着就很漂亮。”
“这是在农村举办的宴席吧?能见到这样的厨艺确实少见,很牛逼哦。”
平日里,万后方喜欢拍摄各种视频上传网络,也积累了不少粉丝。
没想到这次随手拍了一段展现刀功的视频竟然获得了如此多的关注。
不到几个小时点赞数已经破两万了,远远超出以往所有内容之和。
之后他又继续拍了几段关于欧煌做饭的过程,并一一分享,眼见粉丝数迅速增长,笑得比自已结婚还要高兴。
当一个职业做到顶峰,达到一般人无法企及的高度时,自然会吸引他人的注意,引起讨论和称赞。
所以当万后方递给欧煌的手机上显示视频点赞三万多时,欧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蓑衣黄瓜其实不考验刀工,想学的话并不难。”
看着欧煌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还打算教他怎么做,万后方一时语塞。
这种刀工普通人能学会吗?
恐怕还没开始动手,手指就不保了。
跟欧煌一对比,万后方之前的激动心情顿时烟消云散。
确实没啥好激动的。
这视频又不是他做的,只不过是借他的手发布出去而已。大家喜欢的是欧师傅那出神入化的刀工,并不是喜欢他这个人。
这跟他有啥关系?
干嘛要激动呢!
...
宁市的大席菜与他们老家安琥市那边的菜品有些区别。
在仔细询问这里的口味后,欧煌发现这边炒菜喜欢放糖。
“我们老家那边炒个青菜都要放一勺糖。”
“我记得你们安琥那边做菜偏咸吧?”
“没错,我们那炒菜不太放辣,也不太爱放糖,酸辣、麻辣和糖醋类的菜肴都很少见。”
欧煌在欧庄生活了几个月,对当地人的口味已经了解得很清楚了。
“咸口的还好说,之前我跟我媳妇去川重那边旅游,那里的菜全是辣的,结果我在那个以甜味为主的地区长大的人,刚到那儿的第一天就因为肠胃不适进了医院。真是搞笑!”
万后方的家人朋友们听完这话都感到很有共鸣。
如果换作他们,估计也是同样的下场。
“既然如此,我做的每道菜里都加点糖好了。”
来到一个地方做饭,自然要按照当地人口味来做。
一个地方的人,就有一种地方的口味。
比如喜欢吃甜食的人,就算别的菜肴再好吃,对他来说还是会感觉差点什么。
每个人都有自已喜欢的口味,更别提一个地区的人们了。
同样一道菜,有人觉得特别美味,而有的人则惊叹不已,这全是因为个人口味不同。
如果这道菜正好迎合了某人的胃口,那么在他眼中这便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好菜。
但另外一个人也许就会认为另一道菜是最棒的。
所以说究竟哪道菜更好吃,这完全因人而异。
“糖醋排骨、鱼香肉丝、番茄炒蛋、白糖拌番茄、糖醋鲤鱼、菠萝咕咾肉、锅包肉、玉米烙、鱼香锅巴、拔丝苹果、糖醋里脊……”
欧煌今天晚上为筹备饭准备的菜单,全都是宁市这边最受欢迎的甜味菜肴。
还不等他报完菜名,万后方等人就已经垂涎欲滴了。
谁能抵挡得住这诱惑啊!
在宁市,婚礼前夜举行的宴席称为筹备饭,标志着婚礼即将开始,是感谢前来帮忙的亲友们的聚会。
不过每个地方称呼不尽相同。
“今晚我们可是有福啦~”
“欧师傅辛苦了!”
眼看着欧煌每完成一道菜肴端上来,大伙的眼神就更亮几分。
空气中飘荡着酸甜的香气,让人口水直流,简直至极。
事实上,做出美味的甜味菜肴远比辛辣或咸味的菜肴更加困难。
糖放少了不成甜品,多了又掩盖原味,所以十分考验厨师的技术。
甜的比例要掌握恰到好处,这菜才能好吃。
随着一道接一道的美食摆满桌子,大家的目光已经离不开这些佳肴了。
浓郁的酸甜味不断刺激着大家的味蕾,让人馋得不行。
直到最后一道拔丝苹果也被端了上来,所有人都等待欧煌坐下来后才迫不及待地动筷。
(http://94xsds.com/book/281658-4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